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颞骨岩部炎

岩锥炎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时间 : 2009-12-01 14:55:02 来源:www.med126.com

[摘要]

岩锥炎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岩锥炎中医病因病机病理生理症状体征,中医诊断标准诊断治疗,西医诊断标准诊断治疗,实验室诊断影像诊断,预防康复,中医疾病诊疗

  疾病名称(英文)petrositis拚音YANZHUIYAN别名西医疾病分类代码耳科疾病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西医病名定义岩锥炎是中耳、乳突炎症扩展所引起的颞骨岩部气房的化脓性炎症或骨髓炎。中医释名西医病因中医病因季节地区人群强度与传播发病率发病机理在气化良好的颞骨、岩骨内部的迷路,内听道和颈动脉管诸骨壁之间也可有气房,并与乳突气房沟通,因互相串连,可称气房串或气房链。乳突气房的化脓性炎症可播散至岩部诸气房内,尤其是在离中耳较远的岩尖处,引流条件不如乳突,一旦积脓容易破出岩尖,形成该处硬膜外脓肿。在气化差的岩骨,多为硬骨或板障组织,发生炎症的可能较少,但可出现在体质虚弱的小儿。坏死性中耳炎后期可引起岩骨感染性破坏。此外,岩部可被原发于颞骨或鼻咽的恶性肿瘤侵袭发生继发感染,放射治疗也可产生骨坏死,多见于超剂量放射或肿瘤复发后二次放射治疗者,造成感染和岩尖死骨并存的局面。中医病机病理病理生理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依据发病病史症状体征岩锥炎按部位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在迷路上区的感染灶可导致面神经迷路段和膝状神经节的高位麻痹,除同侧周围性面瘫,还有同侧舌前2/3味觉消失,强声过敏和泪液分泌减少等现象。在岩尖区则可压迫三叉神经和展神经,发生同侧三叉神经某支的神经痛和展麻痹(Gradenigo征)。岩部广泛的感染性坏死,必将波及内听道内Ⅶ、Ⅷ脑神经发生面瘫、感音神经性聋、平衡障碍,还可危及颈内动脉,发生致死性大出血。体检电诊断影像诊断实验室诊断血液尿粪便脑脊液其他诊断免疫学组织学检验西医鉴别诊断中医类证鉴别疗效评定标准预后并发症西医治疗岩锥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充分引流。对岩尖气房积脓可循其与乳突交通的气房链开道引流而不损伤迷路、内听道或颈动脉管。但在气化稍差的乳突或岩尖感染性骨坏死则需切除耳蜗,才能到达岩尖区,取除死骨和引流脓液。手术时务需防止损及脑膜,以免发生脑脊液漏或化脓性脑膜炎。颈内动脉可能因骨破坏而暴露在感染腔内,术者应高度警惕,绝不允许损伤,所以,上述处理应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手术前后须应用大剂量抗生素预防炎症扩散。中医治疗中药针灸推拿按摩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康复预防历史考证岩锥炎曾称岩部炎。

...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岩锥炎中医治疗诊...”相似的文章

更多>>

颞骨岩部炎疾病

影像学检查:乳突 X线摄片及CT岩骨扫描,可见岩骨有骨质破坏。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出现格氏征(耳流脓、眼外展肌麻痹和同侧眼球后剧痛),或在简单乳突凿开后突然流脓增多、球后剧痛和复视,应高度怀疑本病。通过CT...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