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1 07:04:22 来源:www.med66.com
学习要求:
掌握疟疾的诊断要点及确诊方法。掌握常用抗疟药(控制发作,预防复发与传播)的选择及并发症的处理。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和主要并发症。熟悉疟原虫生活史及其发病复发、传播的关系。了解疟疾的临床发作机制及凶险型疟疾发作机制。
一、选择题
1.疟疾是由下述哪种虫媒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A.库蚊
B.伊蚊
D.按蚊
E.白蛉
2.疟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是
A.裂殖体
B.感染性子孢子
C.裂殖子
D.环状体
E.配子体
3.环状体出现在下述部位中哪个部位:
A.肝细胞
B.蚊子的唾液中
C.红细胞
D.单核细胞
E.均可发现
4.疟原虫在蚊虫体内进行的是疟原虫生活史中的哪个阶段
A.有性繁殖期
B.无性繁殖期
C.有性和无性繁殖同时存在
D.休眠期
E.以上均错
5.平原区间日疟传播的主要媒介是:
A.微小按蚊
B.中华按蚊
C.大劣按蚊
D.雷氏按蚊
E.库蚊
6.疟疾流行的主要区域是:
A.热带
B.亚热带
C.热带和亚热带
D.温带
E.寒带
7.在热带地区,疟疾流行的季节主要是:
A.夏季
B.秋季
C.夏秋季
D.春末夏初季
E.无季节限制
8.感染性按蚊在疟原虫生活史中是:
A、第一中间宿主
B、第二中间宿主
C、终宿主
D、长期储存宿主
E、中间宿主
9.疟原虫的生活史中,疟疾病人是
A、第一中间宿主
B、第二中间宿主
C、终宿主
D、储存宿主
E、中间宿主
10.疟疾所致的寒战、高热、出汗是由于:
A、疟原虫的量多
B、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生长
C、大量裂殖子、疟色素和代谢产物从红细胞破裂入血
D、毒素
E、疟原虫寄生在肝细胞内生长
11.近年来认为疟疾远期复发的原理是
A、肝内有迟发型子孢子
B、红细胞内疟原虫未被完全清除
C、带虫免疫
D、疟原虫具有抗药性
E、抗复发治疗不彻底
12.间歇性发热半个月,血涂片发现疟原虫,患者最明显的体征是:
A、黄疸
B、肝脏肿大
C、脾脏肿大
D、唇周疱疹
E、贫血
13.现症疟疾患者,在抗疟治疗中,症状加重并伴少尿与黄疸,最可能并发:
A、肾病综合征
B、黑尿热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继发细菌感染
E、疟疾并发急性病毒性肝炎
14.人群感染疟疾后,获得的免疫力为:
A、终生免疫
B、一定的免疫力,但不持久
C、无免疫力
D、有交叉免疫
E、以上均不对
15.引起临床上凶险发作最常见的疟原虫是:
A.间日疟原虫
B.三日疟原虫
C.恶性疟原虫
D.卵形疟原虫
E.以上均可
16.以下疟原虫仅感染衰老红细胞的是:
A.间日疟原虫
B.三日疟原虫
C.恶性疟原虫
D.卵形疟原虫
E.以上均不可
17.疟疾的发作具有周期性,其间歇期的长短取决于:
A.侵入的子孢子数量
B.子孢子在肝细胞内发育的时间
C.裂殖体在红细胞内发育的时间
D.机体免疫力强弱
E.疟原虫毒力强弱
18.脑型疟疾与中毒性菌痢鉴别的要点为:
A.季节
B.症状
C.脑脊液变化
D.肛拭或灌肠大便常规检查
E.脑膜刺激征
19.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
A.血涂片
B.骨髓涂片
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吖啶橙荧光染色法
E.PCR法
20.关于疟疾的诊断性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氯喹治疗后24小时体温正常即可确诊
B.氯喹治疗后48小时体温正常即可确诊
C.氯喹治疗后48小时体温仍未控制者可排除疟疾
D.来自非耐药疟疾流行区的患者,氯喹治疗后48小时体温仍未控制,可
基本排除疟疾
E.单用伯氨喹啉治疗后24小时发热被控制可以确诊
21.下列哪种抗疟药可诱发黑尿热:
A.伯胺喹啉
B.氯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C.乙胺嘧啶
D.甲氟喹
E.青蒿素
22、疟疾患者并发黑尿热常与哪种酶缺乏有关
A、腺苷酸环化酶
B、磷酸肌酸激酶
C、柠檬酸合成酶
D、丙酮酸激酶
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23、疟疾并发肾病综合征是属于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体液免疫亢进
24、用来确诊疟疾患者的实验室方法为:
A、间接荧光抗体法
B、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血片中大单核细胞增多
E、血或骨髓片找病原体
25.间日疟、三日疟与一般恶性疟常用的治疗方案是:
A.氯喹+乙胺嘧啶
B.氯喹+伯氨喹啉
C.奎宁+乙胺嘧啶
D.奎宁+伯氨喹啉
E.青蒿素+奎宁
26、关于疟疾的发病机制下列哪项正确:
A、三日疟原虫侵袭各年龄的红细胞
B、三日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多在内脏微血管内进行,易致内脏损害
C、恶性疟原虫主要侵袭衰老红细胞
D、间日疟与卵形疟原虫仅侵袭幼稚红细胞
E、血中带原虫的红细胞数量恶性疟原虫最少
27、疟疾患者常伴肝、脾肿大,下列哪项解释最正确:
A、中性粒细胞炎性浸润
B、急性溶血
C、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
D、门脉高压
E、DIC致肝脾部位微血栓阻塞
28、疟疾的诊断性治疗下列哪项正确:
A、氯喹治疗48小时体温正常即可确诊
B、氯喹治疗72小时体温正常即可确诊
C、氯喹治疗48小时体温仍未控制即可排除疟疾
D、来自非耐药疟疾流行区,氯喹治疗48小时体温仍未控制,即可基本排
E、氯喹治疗24小时体温正常即可确诊
29、医疗队赴非洲高疟区工作,自身的保护性预防工作,以哪项最重要:
A、使用蚊帐,蚊烟,驱蚊剂
B、口服伯氨喹啉
C、口服乙胺嘧啶或氯喹
D、注射青蒿素
E、治疗当地现症疟疾病人
30、关于疟疾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错误:
A、传染源包括病人和带虫者
B、经按蚊或输血传播
C、感染后可获稳固免疫力
D、夏秋季节多见
E、流行地区儿童发病率较高
31、从疟疾的非流行区到海南打工,下列预防措施中的哪项除外:
A、氯喹0.3g,每周1次
B、伯氨喹(基质)15mg,每日1次,连服8日
C、甲氟喹0.25g,每周1次
D、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E、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32、婴幼儿疟疾的特点应除外:
A、发热多不规则
B、常有呕吐和腹泻
C、病情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惊厥
D、脾大,显著贫血
E、血片中不宜查到疟原虫
33、疟疾并发症,下列哪项不正确:
A、恶性疟和间日疟反复发作未经治疗者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
B、恶性疟和三日疟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肾病综合症
C、黑尿热是疟原虫引起的急性血管内溶血
D、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时抗疟治疗仍有效
E、并发肾病综合症时抗疟治疗有效,但用激素治疗效果差
34、脑型疟疾下列措施哪项错误
A、安定或氯丙嗪止痉镇静
B、氢化可的松解毒降温
C、非耐氯喹者用氯喹静推
D、20%甘露醇脱水
E、抗氯喹者宜用硫酸奎宁静滴
35、治疗黑尿热可采用的正确措施应除外:
A、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
B、碳酸氢钠口服或静滴
C、输同型新鲜血
D、尿闭者可行血液透析
E、用奎宁进行抗疟治疗
36、疟疾的根治下列哪项错误
A、治疗对象为1~2年内有疟疾史,血中找到疟原虫者
B、常采用乙胺嘧啶和伯氨喹啉联合治疗
C、可采用集体服药方式
D、疟疾抗体检查阳性者不必进行根治
E、宜在流行高峰前1个月进行
37、疟疾的临床特征下列哪项错误:
A、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
B、贫血脾肿大
C、肝脏轻度肿大,压痛,ALT可增高
D、恶性疟贫血较其他疟疾明显
E、间日疟和恶性疟常有复发
38、关于疟疾的免疫和发病原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
B、疟疾反复发作或重复感染后获得一定免疫
C、疟疾多次发作获得免疫力后,血中疟原虫完全消失,发作自行停止
D、感染疟原虫后免疫力产生很慢,维持时间不长
E、感染间日疟原虫后不能与其他疟原虫之间产生交叉免疫
39、关于疟原虫,下列哪一论述是错误的?
A、间日疟原虫、卵型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感染常有复发
B、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有红细胞内和肝细胞内两个阶段
C、人是疟原虫中间宿主,蚊是疟原虫终末宿主
D、子孢子为疟原虫感染型
E、疟原虫在蚊体内进行的是无性繁殖
40、下列情况均可出现疟疾非典型发作,除外:
A.间日疟早期
B.恶性疟疾
C.成人输血后疟疾
D.婴幼儿疟疾
E.老年人疟疾
41、对脑型疟疾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鉴别意义最小的是:
A.脾脏明显肿大
B.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
C.脑脊液检查
D.检测乙型脑炎病毒特异性抗体IgM
E.贫血
42、下列疾病中,可引起脾大的除外:
A.伤寒
B.急性血吸虫病
C.疟疾反复发作
D.晚期肝硬化
E.恶性淋巴瘤
43、关于疟疾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不正确:
A.夏秋季多见
B.流行地区儿童发病率较高
C.叮咬皮肤经按蚊或输血传播
D.传染源包括病人和带虫者
E.感染后可获稳固的免疫力
44、下列疾病中可通过血液检查确诊,除外:
A.疟疾
B.伤寒
C.乙脑
D.细菌性痢疾
E.钩体病
45、下列药物中可用于疟疾易感者的预防性服药,除外:
A.氯喹
B.甲氟喹
C.乙胺嘧啶
D.多西环素
E.伯氨喹
46、脑型疟疾的处理哪项是错误的:
A、20%甘露醇脱水
B、止痉镇静
C、盐酸奎宁滴注
D、口服伯胺喹啉
E、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47、疟疾的预防下列哪项不正确:
A、根治带疟原虫者
B、灭蚊,防蚊
C、注射免疫球蛋白
D、根治现症病人
E、对高疟区人群可预防服药或疫苗注射
48、女,24岁,因间歇寒战高热入院,血涂片中找到间日疟原虫,幼时有蚕豆黄病史,目前怀孕6个月,最适宜的治疗是:
A.乙胺嘧啶
B.伯胺喹啉
C.甲氟喹
D.奎宁
E.氯喹
49、北京患者12月发病,表现为畏寒、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1
次,已一周。血常规:白细胞5.0×109/L中性粒细胞0.68,淋巴细胞0.32,
血色素100g/L,血培养(一)。患者同年8月曾往海南旅游15天。最可能的
A.伤寒
B.疟疾
C.急性血吸虫病
D.败血症
E.结核
50、男,25岁,3周前自非洲援外归国,高热1周,伴畏寒、寒战,疑为疟疾,
氯喹治疗3d,病情无好转,下列哪项处理较合适?
A.加大氯喹剂量
B.联合应用伯氨喹啉
C.乙胺嘧啶
D.甲氟喹
E.氯喹+乙胺嘧啶
51、男,20岁,间歇性畏寒、寒战、发热半年,约每月发作一次,每次持续7~
10天,近一日出现面部水肿,尿量减少,血压升高,尿蛋白++,尿红细胞3~
6个/Hp,血涂片发现间日疟原虫,应诊断为:
A.疟疾
B.肾病综合征
C.疟疾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
D.疟疾并发肾病综合征
E.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52、患者持续发热5天,伴意识障碍,颈硬,克氏征(+)、脑脊液:压力160mmH2O,白细胞数0.5×109/L,多核细胞0.60,单核细胞0.40,糖2.5mmol/L,氯化物117mmol/L,蛋白尿1.5g/L,可除外下列哪一情况: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虚性脑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脑型疟疾
E.隐球菌脑膜炎
53、男,24岁,从海南打工回湘,间歇畏寒、寒战、发热,热退大汗,间歇期一般情况良好,初步诊断为疟疾,为进一步确诊,下列什么时期采血涂片找疟原虫阳性率最高:B
A、高热期
B、寒战发热期
C、大汗期
D、抽搐、昏迷期
E、间歇期
54、男,17岁,间歇性畏寒、高热、大汗近1周,血色素减低,白细胞计数正常,
分类大单核细胞增多,本例最可能发现阳性结果的试验是:
A、骨髓培养
B、肝胆B超
C、X线胸片
D、血或骨髓涂片找病原体
E、血培养
55、男,21岁,8月15日入院。1周前由安徽来湘,次日出现寒战、发热、头痛,
体温时高时低,无一定规律性,出汗多,近2天来发作过一次高热,伴头痛,
伴头痛,持续4小时,热退后精神如常,食欲正常,体温39℃,血象:WBC6.8
×109/L,N0.64,L0.36,RBC3.2×1012/L,Hb10g/L,最可能的诊断为:
A、伤寒
B、乙脑
C、疟疾(间日疟)
D、败血症
E、急性血吸虫病
56、女,27岁,已婚,畏寒、寒战,继之发热,体温达39℃,伴剧烈头痛,持续
4~6小时后热退,退热患者感体力尚正常,能进食,每2日发作1次,共3
次,血象:WBC6.7×109/L,N0.72,L0.28,追问病史,停经已4个月,应采
取哪项治疗措施:
A、氯喹+伯氨喹啉
B、阿的平+伯氨喹啉
C、奎宁注射液作快速静脉推注
D、氯喹快速静脉推注
E、奎宁+伯氨喹啉
57、患者间日寒战、高热、大汗发作7天,脾在肋下1.5cm,质硬,血中查到间日
疟原虫,患者10个月前曾有类似症状未经治疗,10天后自行缓解,应考虑为:
A、输血疟疾
B、新发疟疾病人
C、疟原虫携带者
D、复发
E、再燃
58、8岁,男孩,于8月18日随母亲初次去海南探亲,9月1日突然畏寒、高
热、剧烈头痛、呕吐,继而谵妄,昏迷,伴抽搐。体查:神志不清,颈项
强直,克氏征阳性,巴氏征阴性,血压正常,全身无出血点或皮疹,胸片
正常,血象:WBC9.2×109/L,N0.76,L0.24,CSF:压力稍高,细胞数:
30×106/L,生化检查正常,粪常规正常,初步诊断:
A、中毒性菌痢
B、脑型疟疾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暴发性流脑
E、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
59、男,24岁,1年前经常出现寒战、发热、头疼,退热时大汗淋漓,退热后
体温恢复正常,自觉明显好转,每2天发作1次,而近半年左右发作停止。
体检发现脾脏肿大,血涂片检查有间日疟原虫,应给予下列何种治疗:
A、氯喹+阿的平
B、阿的平+伯氨喹啉
C、乙胺嘧啶+伯氨喹啉
D、磺胺类
E、氯喹+伯氨喹啉
60、女,27岁,4天前开始每天下午畏寒、寒战,继而高热,持续4小时后出汗,热退。既往无疟疾史,平时月经正常,现停经3个月,血象:WBC3.8×109/L,N0.78,Hb98g/L,骨髓涂片发现恶性疟原虫滋养体,应作哪种处理:
A、奎宁口服
B、伯氨喹啉+乙胺嘧啶
C、奎宁+伯氨喹啉
D、阿的平+伯氨喹磷
E、氯喹口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61、男,25岁,突起高热、抽搐、昏迷、颈硬,贫血、脾肿大,血压正常,白细胞计数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型疟疾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中毒性菌痢
D、中暑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62、8月分,一位急起畏寒、寒战、发热的男性成年患者,实验室检查:WBC3.8×109/L,N0.65,L0.30,M0.05,Hb80g/L,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中毒性菌痢
B、败血症
C、疟疾
D、肾综合征出血热
E、流行性乙型脑炎
63、10月分,一农民患者急性畏寒、发热,间日发作一次约10天,体查:贫
血貌,肝在肋下2cm,血片检查发现间日疟原虫,追问病史,2个月前曾
有类似发作6-7次,未予治疗,最可能的解释是:
A、疟疾远期复发
B、两种疟原虫混合感染
C、新近感染疟疾
D、恶性疟疾
E、疟疾近期复发
64、男,30岁,1周前急起不规则畏寒、寒战、高热,剧烈头疼、呕吐,血片中发现疟原虫,经服氯喹总剂量2.5克,疟疾无缓解,应选择以下治疗方案,但除外
A、硫酸喹宁+伯氨喹啉:
B、磺胺甲氧吡嗪+伯氨喹啉
C、青蒿素+伯氨喹啉
D、乙胺嘧啶+伯氨喹啉
E、盐酸甲氟喹+伯氨喹啉
女,26岁,新婚4个月,间歇性畏寒、高热,大汗后缓解,隔日1次,已有半个月。体查:脾脏肿大,余未见异常,血象:WBC4~5×109/L,N0.65,L0.30,Hb100g/L,平常月经正常,现已停经2个月,儿时有蚕豆病史:
65、患者发热最可能的原因是:
A、急性血吸虫病
B、伤寒
C、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
D、疟疾
E、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66、为了确诊,首先哪项检测:
A、血涂片找病原体
B、骨髓培养
C、肥达反应
D、血培养
E、尿常规
67、最好的治疗措施是:
A、氯喹+伯氨喹啉
B、奎宁
C、奎宁+伯氨喹啉
D、乙胺嘧啶
E、氯喹
男,24岁,夏季,寒战、高热6天,间日发作1次,退热后活动如常,服氯喹及伯氨喹啉5天后感腰背痛,小便如酱油样,量少,体查:巩膜轻至中度黄染,肝右肋下1.0cm,脾左肋下1cm,血象:WBC9.9×109/L,N0.70,L0.30,Hb62g/L.
68、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
B、间日疟并发黑尿热
C、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性溶血
D、严重细菌感染并发溶血
E、钩体病
69、下列处理哪项除外:
A、静滴5%碳酸氢钠
B、静滴氢化可的松
C、输同型新鲜全血
D、改服奎宁
E、立即停服伯氨喹啉
70、容易发生的严重后果是:
A、急性肝功能衰竭
B、胆道大出血
C、呼吸衰竭
D、循环衰竭
E、急性肾功能衰竭
A.中华按蚊
B.微小按蚊
C.大劣按蚊
D.伊蚊
E.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
71.我国广大平原间日疟流行区的主要媒介是:
72.我国南方包括台湾省在内山区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是:
73.海南岛特区疟疾的传播媒介是:
74.长江中下游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疟疾传播媒介是:
A.速发型小孢子
B.迟发型小孢子
C.裂殖子
D.配子体
E.囊合子
75.疟疾的感染类型中引起远期复发的是:
76.疟疾的临床发作是:
77.疟疾的传播是:
78.按蚊吸血时被吸入的是:
A.48小时
B.72小时
C.36~48小时
D.无规律
E.24小时
79.三日疟的发育周期是:
80.恶性疟的发育周期是:
81.间日疟的发育周期是:
82.卵型症的发育周期是:
83.脑型疟的临床症状发作周期是:
A.肝细胞性黄疸
B.溶血性黄疸
C.梗阻性黄疸
D.先天性黄疸
E.生理性黄疸
84.疟疾引起的黄疸是:
85.壶腹癌引起的黄疸是:
86.乙型肝炎引起的黄疸是:
87.吃胡萝卜、桔子引起的黄疸是:
88.Roter综合征引起的黄疸是:
A.库蚊
B.按蚊
C.伊蚊
E.人虱
89.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90.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91.莱姆病的传播媒介是:
92.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
93.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
A.氯喹
B.奎宁
C.乙胺嘧啶
D.伯氨喹啉
E.青蒿素
94.对红细胞内裂殖体有迅速而强大杀灭作用的是:
95.能杀灭肝细胞内速发型和迟发型疟原虫,杀灭各种疟原虫配体的是:
96.杀灭各种疟原虫速发型,对红细胞内未成熟裂殖体有抑制作用的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B3.C4.A5.B6.C
7.E8.C9.E10.C11.A12.C
13.B14.B15.C16.B17.C18.D
19.A20.D21.A22.E23.C24.E
25.B26.D27.C28.D29.C30.C
31.B32.E33.E34.C35.E36.D
37.E38.C39.E40.C41.C42.B
43.E44.D45.E46.D47.C
48.E49.B50.D51.C52.B53.B54.D55.C56.A57.D58.B59.C60.E61.A62.C63.E64.D
65.D66.A67.E68.B69.D70.E
71.A72.B73.C74.E75.B76.C
77.D78.D79.B80.C81.A82.A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