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疟疾

南通市988~998年疟疾防治情况分析

时间 : 2009-12-01 21:35:10 来源:lw.china-b.com

[摘要]

南通市属中华按蚊为传播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地区,在六、七十年代曾先后两次发生间日疟暴发流行,年发病率高达28.73%和7.36%。经过近40


南通市属中华按蚊为传播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地区,在六、七十年代曾先后两次发生间日疟暴发流行,年发病率高达28.73%和7.36%。经过近40年的积极防治,非凡是五省疟疾联防以来,发病率逐年稳步下降,1987年下降到2.4/万。1988年以后采取以病例侦察、清除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疟防工作又取得了显著成绩。

1防治措施①病例侦察南通市下辖2区6县,除2区不属疟疾流行区外,对6县根据其流行程度实行了分类指导。对七十年代发生过暴发流行的海安、如臬、如东等县,每个乡设立疟原虫镜检站,全面开展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工作。对七十年代未出现暴发流行,但疫情不稳定的通州、海门、启东等县,每县在有代表性的乡设立8~10个镜检站,开展发热病人血检。血检对象均为“三热”病人,对未设立镜检站的各级医疗单位,把疟疾、疑似疟疾病人血检疟原虫列入检验常规;市

、县两级设立中心镜检站负责血检质量控制,进行血片复查和技术指导;乡镇卫生院防疫人员具体负责现症病人的治疗治理;各县防疫站专业人员负责核实疫情,检查病人的治疗治理和病灶点处理质量等。②现症病人治疗与治理每年5~10月对“三热”病人血检疟原虫,其它季节对“二热”病人血检疟原虫。对确诊的疟疾病人统一采用氯、伯8日或氯、伯4日疗法正规治疗,同时进行个案调查,并采用氯、伯4日疗法定期复治,第二年流行季节前再用乙、伯4日疗法进行休止期。③病灶点处理凡在流行季节发生的疟疾,除对病人进行正规治疗外,对其家属及四邻,用氯、伯4日疗法,作一次假定性治疗,对病家用药物喷洒或烟熏灭蚊,对病家四周半径250m以内的人群加强发热病人诊视和血检。④流动人口的治理对来往于疟疾高发区的流动人口进行调查登记,疟疾休止期和流行季节给予乙、伯4日疗法处理,以防传播。对所有发热者血检疟原虫。查见疟原虫者立即。

2.1发病情况据疫情告,自1988年全面实施病例侦察、消除传染源为主的防治措施后,各县的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至1998年全市仅发生疟疾病人8例,发病率为0.01/万,全市疟疾发病率已连续11年稳定在1/万以下。

表1.南通市1988~1998年疟疾发病情况

年份人口发病人数发病率198875350325890.78198971795282910.41199072528222590.36199171375731830.2619927376853830.1119937380787670.09119947713925410.05319957721325240.03119967757373140.0181997776037390.0121998778457780.010

根据个案调查,大多数病例呈散发状态,无暴发点。在1988~1998年的1568例病人中,属当地感染的1470例,外地感染输入的98例,分别占93.75%和6.25%,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流行季节6~10月份,占总病例数的76.66%。

2.2血检情况1988~1998年累计血检“三热”病人1195761人次,年平均血检率2.73%。11年共查出疟原虫阳性605人。平均血检阳性率0.051%,其中初诊疟疾、疑似疟疾、发热待查病人血检原虫阳性率分别为79.2%、42.4%和0.068%。表2.南通市1988~1998年血检疟原虫情况年份镜检

数198815339111382113835.40278198915839144151958195.0089199015137811361812894.79105199116541612741899264.5659199217042260581557863.691419931644124077841112.042219941593978354526521.321519951583680383355530.971019961573994528342420.86419971604130290270780.66519981543870186279220.724

市、县两级疟疾中心镜检站累计复检阳性血片590张,复检率97.5%,符合率为92.8%;抽查阴性血片159521张,抽查率13.3%,符合率99.99%。

2.3病灶点处理1988~1998年共处理疫点1143处,给病家及四周人群预防服药4873人,对灶点内近期发热病人血检1258人,结果全部阴性。病灶点内无继发病例发生。

2.4流动人口治理1988~1998年流动人口预防服药13185人次,1989~1998年累计血检流动人口10023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46例,平均阳性率0.46%,是本地居民阳性率的9倍多。

>表3.南通市1989~1998年流动人口血检结果

年份血检人数阳性人数19898811990686101991609719929176199313239199416844199510694199612210199712583199811682合计1002346

3讨论①我市在灭疟后期采取以病例侦察为重点,结合现症病人治理,病灶点处理和流动人口治理的综合疟防措施,使疟疾发病率由1987年的2.4/万降至1998年的0.01/万,表明在发病率已降至1/万以下地区及时采取上述措施是切实有效的。②从疟疾发病情况看,目前全市的疟疾发病虽已降至较低水平,但发病人数仍以本地感染为主,表明传播尚未完全阻断,现阶段的疟疾监测工作绝不能有丝毫放松。近年来,输入传染源的数量及比例增加,来往于高疟区的流动人员发病人数亦增多。1989~1998年流动人口与本地发热病人的疟原虫阳性率分别为0.46%和0.051%,两者相差9倍多,说明了灭疟后期对流动人口治理的重要性。③近几年血检阳性率在0.02%左右,而大部份疟疾病人是从血检数量较少的“二热”病人中查出的,今后应着重抓好“二热”病人及流动人口中发热病人的血检工作,适当降低血检率,提高血检针对性,节省人力物力资源。④据1988~1998年的发病及血检结果,血检疟原虫阳性只占疟疾病人总数的38.6%,故必须坚持疟疾诊断的三条标准。同时应继续加强基层化验员的培训,提高血检质量。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南通市988~998年...”相似的文章

更多>>

疟疾疾病

1.血中病原体检查 人体四种疟原虫只有恶性疟一种在周围血内仅见环状体和配子体,且在发作期检出机会较多,发作间歇期多数原虫进入内脏毛细血管,如当时配子体尚未出现,则血检可能暂呈阴性,因此恶性疟在发作期间查血...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