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1 15:20:14 来源:www.runsky.com
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脑部变性疾病,主要病变在大脑黑质和纹状体。本病的临床特征有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震颤麻痹好发于50-60岁之间,基本属于中老年人的疾病,男多于女。本病的药物治疗是长期的,甚至需终生服药。适当的药物治疗可在不同程度上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而延长生命。
临床表现:1.静止性震颤:从一侧手指开始,呈“搓药丸样”,震颤渐发展到四肢、下颌、舌、颈部。精神紧张时加重,睡眠及做动作时消失。
2.强直:全身肌肉张力增高,为铅管样或齿轮样,面部表情呆板,瞬目减少呈“面具脸”,屈曲体态。
3.动作减少、缓慢、完成困难。
4.行走“慌张步态”,唾液、皮质腺分泌增多,大、小便困难。可有精神症状、痴呆等。
诊断依据:1.中年以上起病,典型的震颤、强直、动作减少。
2.排除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震颤麻痹。
治疗原则:1.药物治疗;(1)抗胆碱能药物;(2)多巴胺替代疗法;(3)多巴胺受体激动剂;2.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1.早期轻型以口服抗胆碱能药如苯海索(安坦)或金刚烷胺为主,无效或症状加重可改用或并用左旋多巴。
2.中期病人可服用美多巴或倍尼美。
3.晚期或重症病人在(2)基础上可加用受体激动剂如溴隐停等。
4.身体状况好,以单侧震颤为主,且非主侧(右利手的左半身),及用药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X刀等定向治疗)。
辅助检查:1.对诊断明确者检查基本上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起病年龄较轻或诊断不明需与震颤麻痹综合征(继发性震颤麻痹)鉴别,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C”。
疗效评价: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生活自理,可恢复工作。
2.好转:症状、体征改善。
3.未愈:症状、体征无变化。
【相关论坛】【打印】【关闭窗口】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