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1 13:18:35 来源:www.studa.net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发热的护理及疗效,药学论文,医药学论文
【关键词】发热;,,疱疹性咽峡炎;,,薄荷蝉蜕饮;,,保留灌肠;,,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在薄荷蝉蜕饮保留灌肠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过程中的良好护理和护患沟通对疗效所起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1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薄荷蝉蜕饮保留灌肠,对照组用乙酰对氨基酚类退热。结果治疗组灌肠一次成功率为86.67%。结论在薄荷蝉蜕饮保留灌肠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发热中,医护人员用心的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是保证一次性灌肠成功的关键,也是帮助疾病恢复的有利条件,使有效率达到94.96%。
关键词:发热;疱疹性咽峡炎;薄荷蝉蜕饮;保留灌肠;护理
疱疹性咽峡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大多数是柯萨奇病毒感染(CVB)引起,多在夏秋季发病,常以高热、咽峡疱疹为主要表现。少数因高热引起惊厥,可导致脑损伤。临床上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退热疗效不稳,对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副作用较大。我们在薄荷蝉蜕饮保留灌肠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发热的基础上注重一般护理及保留灌肠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发热的基础上注重一般护理及保留灌肠前的医患沟通和灌肠后的护理,收到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2001-04~2002-10月临床符合疱疹性咽峡炎诊断[1],柯萨奇病毒(CVB)抗体阳性,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1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8例,入院时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略)
1.2实验室检查WBC<70×109/L93例,WBC>10.0×109/L25例,最低3.6×109/L,最高15.0×109/L,CVB抗体阳性118例。
2方法与结果
2.1操作前心理沟通与患儿的沟通是通过医护人员的眼睛和语言来沟通,但更重要是由家长来传递心灵的沟通,家长的语言、情绪、表情直接影响患儿。因此先要与家长沟通,患儿患的是什么病,需要行保留灌肠的方法来治疗该疾病,它的优点及治疗效果,操作过程以及不良反应,告之治疗中注意事项,让家长从心理上接受这样的治疗方法,再由家长将医护人员的意图传递给患儿,使患儿接受治疗方案;并告之术后的注意事项及护理;术中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及时向医生报告患儿病情。灌肠前先将灌肠所用的器械准备好,不要在患儿面前准备,避免造成患儿恐惧,而且操作时动作要轻柔、语言要亲切,尽量分散患儿注意力。
2.2方法两组按常规治疗,高热惊厥治疗,治疗组用薄荷20g,蝉蜕20g,加凉水1000ml,浸泡10min后文火煎开5min,自然凉至常温,小于1~2岁患儿100ml保留灌肠。操作前与患儿及家长沟通,并嘱患儿排空大小便,根据患儿年龄将所需药物加入灌肠筒内,连接10号一次性灌肠管,经肛门、直肠把药液直接送入结肠,结束后抬高患儿臀部10~20cm保留30min,防止药物外流。2次/d,至体温正常停用。对照组用乙酰氨基酚类退热,每天由责任护士测量体温并记录。
2.3成功标准1次成功:灌肠前准备就绪后到病人床前操作时将肛管进入直肠顺利一次将药液滴注完;2次成功:灌肠前准备就绪后到病人床前因患儿及家属因素要等待或者是肛管进入直肠不顺利需第二次插入及药液滴注不完全。
2.4疗效判断标准3d内体温下降至正常为显效;5d内体温下降至正常为有效;大于5d仍发热合并并发症为无效。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