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1 02:51:57 来源:www.med66.com
白涩症病名首见于《审视瑶函》,说:“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朦,名曰白涩。”
白涩症是因阴虚津亏,目失濡养所致。以自觉两眼干涩不爽,但无红肿为主要表现的外障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慢性结膜炎、浅层点状角膜炎、视疲劳等病。
[诊断依据]
1.干涩不爽,不疼痛,怕见强光,频频眨目,不耐久视。
2.眵多色白或无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胞睑、白睛不红不肿,黑睛外观端好,或见白睛赤脉隐隐,或黑睛有细小星点。
[鉴别诊断]
1.椒疮:胞睑内有明显细小颗粒如椒似粟,且有痒涩眵泪。
2.睑内结石:胞睑内可见明显的黄白色坚硬小粒,有异物磨擦感或刺痛。
[辨证论治]
1.肺虚邪恋证:患眼干涩不爽,眵少有泪,白睛赤丝隐隐,多日不退,睑内轻度红赤。补气祛邪。
2.气轮阴虚证:患眼干涩不爽,泪少,不耐久视,白睛如常,黑睛可有细点星翳,病势迁延难愈,甚则干咳少痰,咽干,便秘,舌红苔薄,脉细无力。滋阴清肺。
3.气轮湿热证:患眼干涩隐痛,白睛淡红,睑内可有粟粒样小泡,眦帷有白色泡沫样眼眵,胞睑重坠,病程持久难愈,可兼见口粘或口臭,大便溏泄不爽,溲赤而短;苔黄腻,脉濡数。
4.肝肾阴虚证:患眼干涩畏光,频频瞬目,视物欠清,白睛赤脉隐隐,或见黑暗细点星翳,兼见口干少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红苔薄,脉细。滋补肝肾。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