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1 02:14:23 来源:classadnew.sina.com.cn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
青光眼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正常眼压及影响眼压的因素: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所施加的压力称为眼内压(简称眼压)维持正常视功能的眼压称正常眼压。在正常情况下,房水生成率房水排出率及眼内容物的体积处于动态平衡,这是保持正常眼压的重要因素。如果这三者的动态平衡失调将出现病理性眼压。我国人正常眼压值绝大多数是在1.33~2.79kpa(10~20mmHg)之间,超过3.19kpa(24mmHg)者为病理现象介于2.79-3.192kpa(21-24mmHg)为可疑病理眼压。但是有4.55%的正常人眼压超过3.192kpa(平均值±3个标准差)而没有青光眼状态,换言之这些人的眼压虽然超过一般正常人的高限,视神经却未遭受损害。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数值作为划分病理性眼压的标准将眼压分正常、可疑病理及病理三个范围比较合适。
病理性眼压的范围:如果房水通道的任何部位受阻将导致眼压升高。正常人在一天24小时内眼压有以轻微的波动,一般傍晚最低夜间休息后眼压逐渐上升,至清晨醒前最高,起床活动后又慢慢下降眼压波动范围不超过0.665kpa(5mmHg),双眼眼压也基本相等,或差别不大如24小时眼压差超过1.064kpa(8mmHg),最高眼压超过2.793kpa(21mmHg)或双眼眼压差大于0.665kpa(5mmHg)时,应视为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
高眼压视盘微循环障碍是引起青光眼性视盘凹陷症、视野损害的主要原因。高眼压虽然是青光眼损害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绝对的。在临床上,有些病人眼压虽已超越统计学的正常高限但经长期观察,并不出现视盘和视野损害,称为高眼压症也有少数病人的眼压在正常范围或临界值,而视盘和视野损害已十分明显,这种类型的青光眼称为低眼压性青光眼(low-tensionglaucoma)或低临界压青光眼(low-criticalglaucoma)。
青光眼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青光眼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取决于全面的检查包括病史、屈光状态、眼压眼压描记、前房角、眼底视野检查等。目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更多地依赖于眼底视盘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检查、动态和静态视野检查以及电生理辅助检查如光栅对比敏感度,图形视网膜电流图,图形视诱发电位和色调试验等另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阶段,眼压视盘和视野检查可以是正常的,这就需要临床观察及反复检查,可侧重于周边前房深度及前房角镜检查
临床上将青光眼分成三大类:
1原发性青光眼。
2继发性青光眼。
3先天性青光眼。
下面分别将各类青光眼作一些介绍:
原发性青光眼
原发性青光眼多是双侧性但两眼发病可有先后;原发性青光眼可分成闭角和开角两种类型。
1闭角型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是原发性青光眼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年龄多在45岁以上,30岁以下较少见。由于在发作时可以出现明显的眼充血现象,故以往称之为充血性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如能在早期得到正确的处理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以至治愈。
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过程分四个阶段:
1发作期;
2间歇缓解期;
3慢性进展期;
4临床前期。
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常可有些诱因如情绪波动、脑力或体力过度疲劳、阅读过久或看电视电影等发作开始时,患者感到有些轻微的眼胀和头痛或者恶心感,白天视物呈蒙雾状(雾视)夜晚看灯光则有虹视(有彩虹围绕灯光)。病人常常在这种现象频繁出现或症状严重而不能再缓解时,方来就医此时,眼压急剧上升,视力高度减退以致仅存光感(患眼看不见东西,只有一些光亮)。此时需要刻不容缓地积极进行抢救治疗,迅速控制眼压使之下降,视力可以逐渐恢复如果没有经过正确的治疗,因为青光眼对视力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所以经过多次发作后视力就会越来越差,最后的结果是失明。
青光眼发作时一些病例往往误诊为眼科的虹膜睫状体炎,或内科的胃肠炎、偏头痛等而通过相反的治疗而使病情恶化
闭角型青光眼如果能早期发现通过手术治疗可以痊愈而获得满意的疗效,但是如果错过了手术时机,则即使进行手术效果也大打折扣。
2开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又称单纯性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病情进展甚为缓慢,而且没有明显症状,因此不易早期发现个别病人甚至一只眼已经失明,尚不知何时起病。这种在没有症状下逐渐导致失明的眼病就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患者年龄分布于20~60岁之间。
症状:开角型青光眼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只有在病变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病人方有视力模糊、眼胀和头痛等感觉有时也可有虹视和雾视现象。到了晚期双眼视野(眼睛看得到的范围)都缩小时,则可有夜盲和行动不便等现象出现
如果患者经常有上述症状就需要找眼科专科医生进行系统的祥细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如果确诊是青光眼就须要进行正确的治疗,以便阻止视力的损害。治疗一般是先采用药物治疗无效时再考虑手术治疗。
继发性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有很多种:
1角膜前粘性白瘢引起的继发青光眼;
2虹膜睫状体炎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3眼外伤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4眼底血管病变与继发性青光眼;
5眼内肿瘤与继发性青光眼;
6颜面血管痣与继发性青光眼;
7激素与继发性青光眼;(全身或局部使用激素,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可以产生高眼压)
8睫状体炎青光眼综合征;
9囊膜性青光眼;(因白内障所致)。
先天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是由胎儿时期前房角组织发育异常所引起大多于出生时已存在。由于婴幼儿眼球壁易受压力的作用而扩张,使整个眼球不断增大故有“水眼”之称。
治疗:先天性青光眼一经确诊原则上要及早施行减压手术,以挽救视觉功能。
青光眼应该做哪些检查? ①超声生物显微镜的应用:该项技术可在无干扰自然状态下对活体人眼前段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进行动态和静态记录并可作定量测量,特别对睫状体的形态、周边虹膜后房形态及生理病理变化进行实时记录,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特别是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治疗提供极有价值的资料
②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该机采用了低能辐射扫描技术实时图像记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通过共焦激光眼底扫描,可透过轻度混浊的屈光间质获得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视网膜断层图像,能准确记录和定量分析视神经纤维分布情况视盘的立体图像,并能同时检查视乳头区域血流状态和完成局部视野、电生理检查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病情分期及预后分析均有重要价值。
③定量静态视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青光眼出现典型视野缺损时,视神经纤维的损失可能已达50%。计算机自动视野计通过检测视阈值改变为青光眼最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图形视觉电生理PVEP、PE-RG检查在青光眼中有一定敏感性及特异性。如将上述二种检查结合起来,能显著提高青光眼的早期检出率
青光眼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急生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伴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有时忽略了眼部症状,而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或神经系统疾病。急生发作期又易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或急性结膜炎相混淆需要鉴别。
青光眼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急性闭角青光眼常合并恶心、呕吐、发热寒战及便秘等,少数病人可有腹泻发生。慢性闭角青光眼常伴有视蒙、虹视。本病最严重得并发症是失明
青光眼应该如何治疗? (一)药物
治疗首选药物包括睫状肌麻痹剂点眼(和/或结膜下注射瞳孔散大剂)局部点β-受体阻滞剂、aproclonnidine(氨可乐定)、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必要时可口服甘油和静脉输入甘露醇。这种联合用药可以浓缩玻璃体、减少房水的生成并且能使晶体-虹膜隔向后移。联合用药是否恰当取决于医生的经验及病人在何处治疗。50%的病人用药后可以得到缓解如果高眼压仍持续存在或晶体-角膜发生接触,则必需手术,以防止长期浅前房造成虹膜周边前粘连虹膜后粘连、白内障、角膜内皮损伤一旦前房变深、眼内压正常,则药物应逐渐减量高渗剂和碳酸酐酶抑制剂首先停用,然后局部停用aproclonnidine和β-受体阻滞剂,病人可以只用阿托品维持但也需其它药物以防复发。
(二)激光
氩激光直接进行周边虹膜切除可以收缩睫状突,缓解睫状体-晶体阻滞,使房水进入前房
(三)手术
青光眼应该如何预防?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必须重视预防。中老年人每年体检时莫忘测眼压,如发现眼压升高须注意以下几点: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理平衡尽量少看电视,让眼睛多休息,饮食宜清淡不吃辛辣食物,勿服对眼压有影响的药物。一旦出现青光眼症状必须去医院请眼科医生诊治,尽力保住视力。
[文章评论(0)][打印本网页][关闭本窗口]相关内容青光眼2008-05-07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