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时间 : 2009-12-01 01:23:29 来源:www.niwoo.net

[摘要]

<P align=left>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五种,临床上常见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三种。甲型肝炎病毒经过粪便、口等途径传播,发病较急,畏寒发热,经合理治疗后易于痊愈。乙型和丙型肝炎多通过血液

  乙肝表面抗原慢性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主要与母亲HBeAg阳性和HBV-DNA阳性有关。一般说来,母亲e抗原阳性、HBV-DNA阳性时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较高,当母亲e抗体阳性、HBV-DNA阴性时,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较低。通过接种乙肝疫苗的最终目的是消除乙肝感染。采用目前采用的免疫接种措施虽可阻断大部分乙肝的母婴传播。但仍有免疫失败发生乙肝感染。目前我国主要使用基因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按0、1、6程序接种。对澳抗(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推荐主被动联合免疫。即出生6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毫升,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保护率可达90%。拉米夫定具有快速抑制HBV复制作用。在高危母亲围产期使用拉米夫定降低HBV母婴传播的研究正在开展。

  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根据目前对丙型肝炎的研究资料,似乎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很有可能,因为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同为血液传播,同样可以转为慢性,同样有慢性带毒者。但尚没有确切结论,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有人认为丙肝病毒在血液中浓度很低,故母婴的传播性不大。目前无很好的阻断办法。

一、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怎样处理:

1、妊娠早期:妊娠合并轻型病毒性肝炎可继续妊娠,同时给予保肝治疗。若病情较重,应积极治疗肝炎,待病情好转后,可以考虑中止妊娠(人工流产),以免对妊娠不利,影响母子安全,又可防止肝炎进一步发展。

2、妊娠中晚期:手术引产危害较大,一般不考虑终止妊娠。但病情严重者,经过多种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就要考虑终目止妊娠。

3、分娩期:应配好新鲜血,做好抢救休克及新生儿窒息的准备。尽量采取阴道分娩,但要减少产妇的体力消耗。重点是防治出血。

4、产褥期:应用抗生素预防产后感染。严密观察产妇的肝、肾、心的功能变化。产后不宜哺乳,以减少体力消耗和防止肝炎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产妇的新生儿应做特殊治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下的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肌注特异高效价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l毫升,以后在3个月和6个月备注射1次。乙型肝炎疫苗,每次l毫升,肌内注射3次,第二次与第一次相隔1个月,第三次相隔6个月

三、母婴乙型肝炎传播的机制有哪些:

母亲在妊娠后期或分娩后2个月内患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或母亲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很容易感染婴儿。据估计,人群中乙肝病毒携带者至少有40%是由母婴传播所致。这些人有可能会发展成为慢性肝炎、肝硬变及肝癌

四、母婴传播的机制可有3方面:

1、产前或宫内传播:可能通过胎盘或生殖细胞传播,约5%左右。

2、围产期传播:主要发生于分娩过程中,约占80%以上,分娩过程中母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经皮肤、粘膜或口渗入胎儿体内。

3、产后传播:产后喂哺过程中母亲唾液或密切接触可感染婴儿。宫内或围产期感染的婴儿90%-100%成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持续携带者。

关键词: 肝炎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相似的文章

更多>>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疾病

实验室检查 (1)周围血象:急性期白细胞常稍低或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可有异常淋巴细胞,但一般不超过10%,慢性肝炎白细胞常减少,急性重症肝炎则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可显著增加,部分慢性肝炎病人...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