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6岁。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上段轻微疼痛,痛点处
肿胀,伴左小腿酸困,左下肢屈膝、伸、直立时疼痛症状可稍有减轻,无左下肢各关节活动异常。近半个月来患者自觉左小腿上段疼痛加重,皮肤发红,皮温明显高于正常,不能长时间站立行走,其他无不适,收住院。专科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精神欠佳,心肺、腹(-),左小腿上段肿胀,皮温升高,左胫骨上段骨骺外侧可触及骨性膨隆,质硬,未触及乒乓球样感,压痛明显,左膝关节活动正常,下肢未见畸形。X线检查:左胫骨上段椭圆形透亮影,呈溶骨性破坏,皮质变薄无膨胀,边界清楚,考虑为“软骨母细胞瘤”。CT示:胫骨上段外侧见大小约3.5cm&time2.3cm密度减低区,边缘密度增高硬化,见一高密度
钙化影,考虑:(1)软骨母细胞瘤;(2)骨囊肿;(3)
骨巨细胞瘤不排除。实验室检查:常规及生化未见明显异常,血清碱性磷酸酶49.0u/L(35.0~130.0u/L),血红蛋白120g/L(110~150g/L)。临床诊断:(1)骨
脓肿;(2)骨囊肿。于2004年9月8日行病灶刮除术,术中见:左胫骨骨骺端外侧病灶处骨皮质稍向外膨隆,无
骨膜反应,病灶约3cm&time3cm&time4cm大小,质脆,色发灰,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刮除组织灰白色软骨样。病理检查,肉眼观:送检灰白色碎组织一堆,总面积5cm&time4cm&time2cm,切面灰白,软骨样,质脆。镜检:肿瘤组织主要有软骨母细胞和多核巨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软骨细胞密集不分叶,均匀一致,呈弥漫性分布,瘤细胞中等大小、圆形、卵圆形或多角形,异型性不明显,包膜界线清楚、胞浆为颗粒状,丰富而呈粉红染;核大、深染,位于细胞中央,呈圆形、卵圆形或肾形,染色质分布均匀,核仁不明显,肿瘤细胞间可见少量软骨样基质和散在多核巨细胞,体积较小,核数少且分布不均匀,呈弥漫散布或灶性聚集,软骨基质中呈窗格状或花边状钙化,在钙化区域内软骨母细胞坏死消失,但轮廓存在。免疫表型Vimietin(+),S-100(+++)。病理诊断:左胫骨软骨母细胞瘤。上一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