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1 00:53:52 来源:www.02022222222.com
软性下疳是自1852年法国医学家Brassean氏,从一期梅毒(硬下疳)中分离出来另一种主要的性病。软下疳感染后潜...
软下疳的概述 软性下疳是自1852年法国医学家Brassean氏,从一期梅毒(硬下疳)中分离出来另一种主要的性病。在19世纪以前人们把梅毒与软性下疳混为一谈。直到1889年,意大利皮肤病学家杜克雷从3例患有生殖器溃疡的病人患部取脓性分泌物,接种到自己身上,并形成了溃疡。他在自身患部排出的脓性分泌物中发现一种微生物,这种微生物特别喜欢在含有新鲜的人血或兔血的培养基上生长,所以被称之为杜克雷氏嗜血杆菌。就是以后证实的软性下疳致病菌。
软下疳的临床表现 感染后潜伏期平均2-3天。大部分病例约在1周以内,有时少数病例可在数周以后发病。女性比男性的症状一般较轻,潜伏期也长。 初发为外生殖器部位的炎性小丘疹。24-48小时后,迅速形成脓疱,3-5天后脓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境界清楚。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为锯齿状,其下缘有潜浊现象,周围呈炎症红晕。溃疡底部有黄色猪油样脓苔,并覆盖很多脓性分泌物,剥去脓苔可见出血。疼痛明显。触诊柔软称此为软下疳。 软下疳数目在最初仅为1-2个,因可自家接种,故可在附近又出现新生病灶。软下疳大部分发生在外阴部位,男性多在冠状沟、包皮、龟头、包皮系带处。女性多发生在阴唇、外阴、后联合。阴部以外如手指、口唇、舌等部位也可见到。 病损处所属的淋巴腺肿大。并且50%的患者约于数日到两周间形成溃疡。损伤多居一侧(尤其左侧),男性比女性较多见。称此为横痃。 软下疳横痃呈急性化脓性腹股沟淋巴腺炎,多为单侧,局部红肿热痛,横痃溃破后呈鱼嘴样外翻,俗称“鱼口”。近年由于及早使用了有效治疗剂,控制了感染进一步发展,使典型的软下疳横痃已不多见。
软下疳的诊断 根据发病前的性接触史,尤其是不洁性交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经过,较短的潜伏期后发生软而扁的丘疹、脓疱、溃疡,单侧性的化脓性淋巴结炎,直接镜检和培养检出杜克雷嗜血杆菌,PCR检测杜克雷嗜血杆菌DNA,即可作出诊断。 诊断依据:Barber氏对本病诊断作如下建议,并作为诊断标准:①阴部溃疡,一个或多个;②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毒螺旋体阴性;③梅毒血清试验阴性;④病损潜行性边缘取材涂片,用瑞氏染色未发现朵诺凡小体(肉芽肿荚膜杆菌),而用革兰氏染色可找到短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软下疳的治疗 软下疳不经治疗的自然病程可持续数月,小的病损可在2-4周内愈合。由于出现了对磺胺和四环素,氯霉毒等耐药菌株,使软下疳的治疗有些困难。 一、全身治疗: (1)红霉素,利君沙,罗红霉素,阿齐霉素; (2)头孢曲松钠,治菌必妥,乐施福定,特灭菌;
二、局部治疗: (1)未破溃的丘疹或结节,外用鱼石脂,红霉素软膏。 (2)溃疡,用1/5000高锰酸钾或双氧水冲洗,然后,外用红霉素软膏,因软下疳易于自身接种,应做好局部清洁消毒。 (3)淋巴脓肿;穿刺应在远处正常皮肤刺入脓腔,抽吸脓液。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