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30 00:26:28 来源:www.lnph.com
偏头痛与我们平时偶尔感到紧张所引起的头疼有很大差别。它不仅使人感到极度疲惫和无奈,而且常伴以各种令人难以忍受的症状,例如由轻到重的波及单侧头部的抽搐式阵痛,甚至出现恶心和呕吐,对光亮和细微声响格外敏感
二、预防加药物控制偏头痛:
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有哪些?偏头痛除在疼痛发作期治疗外,防止疼痛复发即预防性治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到目前为止,已知有多种药物可不同程度地预防偏头痛的发作:
(1)甲基麦角酰胺:此药为周围性5-HT的拮抗剂,对预防偏头痛发作有较好效果。剂量是2~8毫克/日,个别病人需14毫克/日方达最理想效果。睡前服用效果较好,一般用药7~10天出现治疗作用,偶尔可达3~4周症状才能改善,一旦症状改善应逐渐减量到最小维持量,以预防偏头痛的发作。本药副作用较多,主要有胃肠道方面如恶心、呕吐,心血管方面如心悸、心绞痛,以及肌肉、神经等方面的副作用,应引起注意。
(2)麦角新碱:此药疗效不如甲基麦角酰胺,但其副作用却比它轻得多。一般常用量为0.2~0.5毫克/次,每天1~2次。
(3)噻庚啶:用量是12~24毫克/日,每天2次。个别病人每天需32毫克才能取得最佳疗效。副作用主要是嗜睡、口干、头晕、恶心等。
(4)可乐宁:盐酸可乐宁又称氯压定,为一种降压药物,小剂量即可起到预防偏头痛的作用。一般常用剂量为50~150微克/天,每天1~2次。用药4周~5个月。副作用有口干、困倦、体位性低血压等。
(5)苯噻啶:用药方法为开始每晚口服0.5毫克,3~5天后改为中午、晚上各服0.5毫克,再隔3~5天改为0.5毫克,每日3次,如未能取得满意疗效,应逐渐增量,最大3~6毫克/天。副作用轻微,主要有嗜睡、乏力,个别有心悸、头晕等。
(6)β受体阻断剂:主要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甲氧心得安、噻吗心安等药物。心得安剂量为40~320毫克/天,每天2~3次,连续用药4~6周。氨酰心安剂量为50~200毫克,每天1次。
(7)钙通道阻断剂: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有异搏定、硝苯吡啶、尼莫地平、氟桂嗪等药。异搏定240~360毫克/天,每日3次;硝苯吡啶30~90毫克/天,每日3次;尼莫地平120~160毫克/天,每日3~4次;氟桂嗪每天睡前服5~10毫克。
若偏头痛发作每月超过2次,每次持续时间超过3天,急性发作时药物治疗疗效差,或伴有偏瘫,复视等症状,以及可能发生血管梗塞的患者,建议在非发作期预防性服用药物。
常用的药物有西比灵、尼莫通、阿米替林、心得安、阿尔玛尔、噻马罗尔等。近年较多的临床观察发现,抗惊厥药物如托吡酯、丙戊酸钠、拉莫三嗪、甲巴喷丁、卡马西平等都能较好地预防偏头痛发作,特别是托吡酯。不过,这些药物可引起头晕、恶心、疲劳、体重减轻等不良反应,因此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具体用量应接受医生的指导。
三、偏头痛发作期头痛不很剧烈的患者常用哪些药物治疗?
偏头痛发作而头痛又不强烈的患者,不需要用副作用较大的麦角胺咖啡因治疗,只要用一般的镇痛剂就能缓解头痛,常用药物如下:
(1)颅痛定:本品是从植物中华千金藤中提取的生物碱,具有镇痛、镇静作用,还可出现轻微的催眠作用,其镇痛机理可能与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有关。适用于疼痛难以入睡的患者,每片30毫克,每日60~120毫克,每日1~4次口服。副作用较轻,有时可引起锥体外系作用。
(2)阿斯匹林:该药有抗血管致痛物质缓激肽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适用于血小板功能异常的头痛患者。头痛时给予0.6克临时用。
(3)氟灭酸:属前列腺素拮抗剂,具有强烈的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拮抗作用,从而阻断前列腺素E使脑血管扩张而引起的偏头痛。偏头痛发作开始后用药常可使疼痛程度减轻,每片125毫克,发作时每2个小时服2片,每次发作总量不超过6~8片。不良反应较少。
(4)英明格:是一种国外开发的非常有效地治疗偏头痛的药物。该药结构与5-羟色胺(5-HT)非常相似,它可与脑血管中广泛分布的5-羟色胺受体竞争性的结合,抑制5-HT的作用,使扩张的脑血管收缩。副作用较少。
(5)泰必利:其镇痛作用可能与大脑的中枢整合有关,或与阻断疼痛冲动沿脊丘束向网状结构传导有关。用法每次0.1克,每天3次,连服1周左右。少数病人有嗜睡反应,个别表现兴奋。
除上述药物治疗外,发作时使病人保持安静,解除心理和精神上的恐惧感,避免焦虑、紧张,将病人安置在光线比较暗淡的房间内。额颞部冷敷。适当用些镇静剂,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如安定10毫克,临时肌注1次。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