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贫血? 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或综合征,是指末梢血液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由于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此三项正常值国内外均有差异。因为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二者与红细胞压积不一定平行,故临床多以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作为衡量有无贫血的标准。须指出的是,由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与血容量有关。例如在血容量减少时(脱水),虽然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是正常,但可能已有贫血。此时单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就不能反映贫血的真实情况。
临床上根据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数降低程度的不同而将贫血分为以下几度,血红蛋白在9~12克/分升为轻度,6~9克/分升为中度,3~6克/分升为重度,3克/分升以下为极重度,红细胞数在300万~400万/立方毫米(以下单位同)为轻度,200万~300万为中度,100万~200万为重度,100万以下为极重度。
血液蛋白含量(Hb)
新生儿:Hb<145g/L
出生1-4个月:Hb<90g/L
4-6个月:Hb<100g/L
6个月-6岁:Hb<110/L
符合上述一条标准的孩子,再结合容易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如早产)以及宝宝的日常表现,就可诊断贫血。贫血按病因的分类: 造成贫血的原因是由于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二者不平衡所致,据此将贫血分为失血性,溶血性和造血不良三类:
(一) 失血性
1.急性失血 如创伤大出血,出血性疾病等。
2.慢性失血 如溃疡病、钩虫病、肠息肉等。
(二) 溶血性
1.红细胞内的异常(内因性)
(1)红细胞膜缺陷: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2)红细胞酶缺陷:如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症、丙酮酸激酶缺陷症等。
(3)血红蛋白合成与结构异常:如
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2.红细胞外异常(外因性)
(1)免疫因素:存在有破坏红细胞的抗体,如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所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2)感染因素:因细菌的溶血素或疟原虫等对红细胞的破坏。
(3)化学物理因素:如苯、铅、砷、蛇毒、烧伤等可直接破坏红细胞。
(4)其他:如脾功能亢进。
(三) 造血不良
1.缺乏造血物质: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骨髓抑制:先天性再生低下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
恶性肿瘤,血液病等。小儿贫血的临床表现:(一) 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为突出表现。重度贫血时皮肤往往呈蜡黄色,病程较长的还常有易疲倦,毛发干枯,营养低下,体格
发育迟缓等症状。
(二) 造血器官反应
肝脾和淋巴结不同程度增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外造血一般不增强),末梢血液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幼稚粒细胞。
(三) 各系统症状
1.循环和呼吸系统:体格检查可发现心率加快,脉搏加强,动脉压增高,有时可见毛细血管搏动。到重度贫血代偿功能失调时,出现心脏扩大,心前区收缩期杂音,甚至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2.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腹胀或便秘。偶有舌炎,舌乳头萎缩等。
3.神经系统:常表现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性情易激动等,脑组织严重缺氧可出现昏厥。年长儿可有头痛、昏眩、眼前有黑点或耳鸣等。中医治疗小儿贫血 中医认为贫血的原因多由先天不足,或遗传因素,精髓不足或其中功能缺陷,化生血液困难。出生后失于调养,营养不良,化生迟滞,或外邪干扰,脏气受损,加之小儿生长发育迅速,血溶量增加快,故易造成供不应求而出现贫血。
1.红枣、乌豆、瘦肉煲汤。
2.鸡血藤15克、何首乌15克、菠菜适量煮汤,吃菠菜及喝汤。
3.花生衣一撮,红枣、核桃树枝各60克煎水服,治
营养性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4.中药首乌、阿胶、当归、鸡血藤、熟地黄等均有刺激骨髓造红细胞的作用。
西医治疗小儿贫血
(一) 去除病因 这是治疗贫血的关键,但尚有某些贫血趵病因尚未充分明了,对此,应积极加以研究,明确其病因,并予以去除。(二) 一般疗法 适当护理,预防感染,注意饮食疗法,饮食的质和量应取决于小儿的年龄和病情。(三) 药物疗法 治疗贫血的药物主要有:铁剂、维生素Bl、和叶酸。铁剂仅适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l和叶酸适用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氯化钴、睾丸酮、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先天性再生低下性贫血。(四) 输血疗法 重度贫血或因贫血而引起心功能不全,输血是抢救措施。长期慢性贫血者,若代偿功能良好,可不必输血,必需输血时宜注意输血量和速度。输血量一般按10毫升/公斤/次计算。输血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对于贫血合并肺炎的患儿,每次输血量和速度更应减少和减慢。(五) 并发症处理 婴幼儿贫血易合并急、慢性感染,营养不良,消化紊乱等,对此,除应积极处理外,还需要考虑某些特点,如贫血患儿在消化紊乱时,对于体液失调的调节能力较无贫血的患儿差,在处理时宜结合具体情况,仔细分析观察,并及时给以对症和针对病因的治疗。
婴幼儿贫血应选择哪些食物 为预防婴幼儿贫血必须在出生后4个月开始添加含铁丰富又易于吸收的食品。
1.动物肝脏:肝脏含有丰富的营养,每100克猪肝含铁25毫克,且易被人体吸收。为便于小儿食用,可将各种动物肝制成肝泥,肝羹加入调料蒸熟后喂食。
2.鸡蛋黄:每100克鸡蛋黄含铁7毫克。虽然吸收率仅有3%,但鸡蛋黄脂肪易消化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3.动物血:猪血、鸡血中的铁利用率为12%,可将动物血制成血豆腐食用。
4.豆腐类:各种豆腐及制品也含有铁,加入调料可制各种软菜食用。
5.芝麻酱:每100克含铁58毫克,可制作各种婴儿主食,或放入粥中食用。
6.蔬菜水果:可将蔬菜水果制成泥,或切碎煮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