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

时间 : 2009-11-30 13:51:30 来源:www.jysls.com

[摘要]

教育手拉手论坛

新生儿破伤风又称"四六风"、"脐风"、"七日风"等,是由于破伤风杆菌自脐部侵入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接生时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剪刀剪断脐带,或接生者双手不洁,或出生后不注意脐部的清洁消毒,致使破伤风杆菌自脐部侵入所致。
  此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1、孕妇应接受破伤风免疫注射。
  2、分娩时应采用新法科学接生。
  在接生时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脐带端的清洁处理,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若遇急产而来不及使用消毒接生包,可将剪刀在火上烧红后使用,并把脐带残端多留4-5厘米,并在24小时之内按严格消毒操作将脐带远端再剪去一段,重新消毒结扎。其近端用1:4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再涂以2.5%碘酒。同时,给新生儿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青霉素,可以预防感染。


  (一)形态:破伤风杆菌属梭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菌体呈细长杆状,
  培养24小时几乎所有菌体都产生芽孢。芽孢起初位于菌体近端,呈卵圆形,以后逐渐膨大为球形并移至顶端,使细菌呈典型的鼓棰状。培养早期革兰氏染色阳性,24小时后往往变成阴性,芽孢不着色,无荚膜,大部分有鞭毛,能运动。
  (二)培养特征:破伤风杆菌严格厌氧,可在普通琼脂平板上成长,在血琼脂上产生溶血环。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5℃-37℃,最适PH为7.0-7.5,过酸过碱均不发育。
  (三)致病性:本菌对活组织、淋巴、血液无侵袭力,但可产生毒素引起发病。毒素有两种:溶血素和痉挛毒素。溶血素可破坏血细胞和其他一些细胞,可造成创口局部溶血和组织损伤,造成缺氧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但与致病性无太大关系。痉挛毒素即破伤风毒素,是破伤风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破伤风毒素是最强烈的细菌毒素之一。毒素与神经细胞结合,一方面引起过度兴奋,造成肌肉的持续紧张强直和腺体的过多分泌,另一方面形成许多高度敏感的兴奋灶,稍受刺激便发出兴奋冲动,从而产生阵发性的剧烈痉挛等症状。
  (四)抵抗力:繁殖体与一般细菌抵抗力无太大差别,一般方法即可杀灭。芽孢抵抗力则极强,可耐煮沸15-90分钟,120℃高压蒸汽10分钟。在2%过氧化氢中可生存24小时,阳光照射下可生存18天以上,在阴暗处,特别在泥土中可生存多年。
  (一)推广新法接生
  50年代以来,我国采用新法接生的策略已使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今后继续推广新法接生应作为控制新生儿破伤风的主要策略。新法接生的基础是“三洁”,即手洁,消毒阴部皮肤和使用消毒脐带剪。通过下述方式可实现“三洁”:
  1.在医院或乡卫生院分娩,严格进行科学接生,即助产全过程应进行无菌操作。
  2.在家中由接受过培训的接生员进行新法接生。
  3.在家中应用消毒产包进行新法接生。
  (二)高危县育龄期妇女或孕期妇女实施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预防
  对育龄期妇女或孕妇接种TT是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有效策略。绝大部分育龄期妇女缺乏破伤风免疫,因此高危地区除因绝育无生育能力的妇女外,凡未婚或采用其他计划生育措施的,或当时不计划再生育的18-35岁育龄期妇女,均为TT免疫接种对象,有些县免疫对象的年龄可扩大至15-35岁。应特别注意在常规孕期保健时,检查所有孕妇的TT免疫史,在需要时提供破类免疫服务。

  
  新生儿破伤风,芽孢一般由脐带的创口进入,偶可由外部伤口进入,最早可在出生后2天,最晚可在生后14天以上发病。但潜伏期一般为5-7天,所以俗称“四六风”或“七日风”。
  新生儿破伤风早期症状可有牙关紧闭,吸乳困难,继之面肌痉挛呈苦笑面容。四肢肌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腹直肌痉挛强直如板状,颈项强直呈角弓反张。呼吸肌、喉肌痉挛可致窒息、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一)疑似病例发热、出疹(全身性斑丘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的病例,或任何经过训练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均为疑似麻疹病例。
  (二)确诊病例疑似麻疹病例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验室证实为麻疹病毒感染的为确诊病例。有下例之一为实验室证实
  1.IgM抗体捕捉ELISA法麻疹疑似病人血中麻疹IgM阳性
  2.间接ELISA或血凝抑制法病人恢复期血清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含由阴转阳);4倍或4倍以上降低。
  3.从疑似麻疹病例的标本中用B95细胞分离到麻疹野病毒。
  (三)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以下条件的麻疹疑似病例为临床诊断病例:
  1.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无实验室诊断结果的临床报告病例。
  2.完成调查前失访或死亡的病例。
  3.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明显流行病学联系的疑似病例。
  4.实验室证实为麻疹暴发,同一暴发中其他未经实验实证实的疑似病例。
  (四)排除病例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并采取了合格的血清标本,并经合格实验室检测结果阴性的病例;或经实验室证实为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
  (五)SSPE的诊断脑脊液和血清中有高滴度的麻疹IgG抗体,血/脑IgG抗体比值<160,并排除血脑屏障破坏。
  新生儿破伤风的突出特点是肌肉强直和痉挛,大多数病人死于呼吸衰竭,因此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原则是针对上述特点采取措施,主要目的是防止死亡,解除或减轻痛苦。
  (一)一般治疗与护理:避免环境对新生儿的刺激,维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营养,避免发生感染等。
  (二)破伤风抗毒素治疗:及早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未结合的游离毒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使新生儿破伤风的病死率由90%下降至17%(Ildirim,1975)。
  (三)止痉:大量使用止痉剂和镇静剂,控制痉挛发作。
  (四)抗菌素治疗:应用抗菌素可杀死破伤风杆菌的繁殖体,同时也可控制其他微生物感染。
  (五)脐部或创口的处理:及时进行彻底的消毒或清创,使脐部或创口不再有破伤风菌繁殖和产毒,是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重要措施。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新生儿破伤风”相似的文章

更多>>

破伤风疾病

破伤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一般无特异性发现,当有肺部继发感染时,白细胞可明显增高,痰培养可发现相应的病原菌,伤口分泌物常常分离到需氧性化脓性细菌,亦可经厌氧培养分离出破伤风杆菌,由于破伤风的临床表现较为特...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