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30 04:43:20 来源:www.nen.com.cn
专家访谈:地震后 再谈破伤风的防治
深度伤口很容易感染破伤风
2.挤压综合症:人体广泛软组织较长时间受重物挤压后,由于肢体缺血,缺氧,组织破坏,及至循环恢复,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体液渗出至组织间隙,组织缺氧代谢产物和组织破坏的产物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再灌注损伤,创伤性休克并进而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不全,称为挤压综合症。受压肢体逐渐出现肿胀,皮肤紧张,发亮,可见点状红斑,淤斑,水泡,被动活动牵拉肌肉引起剧痛,远端肢体发凉,感觉减退,甚至动脉搏动消失,甚至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
3.开放性骨折即骨折断端外露。
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梭菌是一种专性厌氧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尤以土壤中多见。
此菌对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创伤时其可污染深部组织,若伤口较深(以上所说的三种疾病因为伤口的特殊性常可并发破伤风),又有坏死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就形成了适合该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细菌繁殖产生大量外毒素DD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前者毒力强,对神经有特别的亲和力,人体吸收后出现肌肉紧张性痉挛。
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后不能治疗这些疾病,主要是为了防止破伤风的发生,因破伤风抗毒素需做皮试,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则不需,故能明显缩短对伤员的救治时间,加快救治速度。
记者: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以前外伤后注射的“破伤风针”是否都属同种药?各有其优劣?
胡主任: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以前外伤后注射的破伤风(破伤风抗毒素)都是为了防止破伤风的发生,其主要优点在于不需做皮试,能缩短对伤员的救治时间,且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低,使用方便,但其价格高于破伤风抗毒素。
由于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及时运用,地震后,破伤风的发病率得到了十分有效的控制。为医生抢救伤员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从而大大的增加了伤员生的机会。这次汶川大地震的伤员死于破伤风病的患者微乎其微,这是与唐山大地震所不能比较的。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现代医学和科技的进步。
(四川新闻网)[责任编辑:晨风]12【发表评论】【打印】【收藏】【关闭窗口】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