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aoqiujunganran
葡萄球菌感染
staphylococcalinfection
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葡萄球菌属细球菌科,葡萄球菌属,因其排列如葡萄串状而得名。革兰氏染色阳性。主要引起
疖、
痈、
毛囊炎、肺炎、脑脓肿、肝脓肿、
化脓性骨髓炎及伤口感染等。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绝大多数不致病,仅少数引起人和动物的化脓性感染。其致病性随细菌侵入途径、菌量、毒力及机体免疫力不同而异。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逐年增加,目前金黄色葡萄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已高达90%,但对新型青霉素□、庆大霉素和头孢唑啉还比较敏感,体外实验证明黄连、黄芩、连翘、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或杀菌作用。
根据细胞壁组成、血浆凝固酶和毒素产生的不同,葡萄球菌分为致病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和非致病性(或条件致病性)的表皮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其生物学特性、毒素、免疫性及其感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分述如下:
生物学特性 金葡菌呈球形,直径0.48□m,排列成葡萄串状,无鞭毛,无芽孢,多数无荚膜。金葡菌的细胞壁有大量磷壁酸构成该菌的表面抗原,通过共价键与粘肽层的胞壁酸相连,在细胞膜的外面尚有膜磷壁酸,对维持胞膜稳定性和胞膜酶的激活都具有重要意义,胞壁可耐25个大气压。
金葡菌的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37℃、pH7.4左右经24~48小时后生长良好,金葡菌在有氧和CO□、22℃以及培养基中含有牛奶、奶油等情况下生长最好,在血琼脂平板上产生菌落大,且绝大多数在菌落周围可见溶血环。金葡菌在无芽孢菌中抵抗力较强,在干燥衣服上可存活3~6个月。在干的痰中,2~3个月后,仍可培养出菌来。金葡菌在10~15%NaCl溶液中可很好生长。纯培养可抵抗1%酚溶液15分钟,浓度增至2%才能杀死金葡菌。80℃经30分钟可杀死本菌,但金葡菌对龙胆紫很敏感,血清培养基中含1:125000(浓度)龙胆紫即能抑制其生长。
金葡菌的变异可以自然发生,但与临床关系密切的可能是药物敏感性变异和菌落L型变异。也有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新型青霉素□)、头孢唑啉等多种药物耐药的菌株,这些菌株又被称为抗甲氧苯青霉素(新青□)金葡菌(MRSA),这些菌株已构成对
医院内感染控制的威胁。产生耐药性的途径有二:①产生了分解抗生素中有效基因的诱导酶,如β内酰胺酶。②敏感菌株通过有关噬菌体转导耐药基因的质粒而获耐药性。
另一种金葡菌的变异,是在一些慢性或反复感染的病灶中分离出的金葡菌L型。这些变异型用常规方法检查不出来,需通过特殊培养基,延长培养时间才能获得。为此,临床上怀疑金葡菌感染时,若培养阴性,要考虑到是否有变异为L型的问题。
金葡菌的噬菌体分型特异性不高,因为多数菌株能与两种以上噬菌体起反应。
金葡菌株表面含有一种蛋白质成分,称葡萄球菌蛋白质A(SPA),它结合于胞壁的粘肽部分,大约30%是金葡菌分裂的对数生长期产生的,若使用胰酶处理胞壁,可破坏SPA的活性。SPA在体外可抑制对金葡菌和大肠杆菌的吞噬;损伤血小板;对人的T和B淋巴细胞有无致分裂作用,意见尚不一致。SPA对噬菌体吸附于金葡菌体的作用也有影响,它的含量与所吸附噬菌体量呈负相关,SPA含量低的菌株吸附噬菌体的能力大。
毒素主要有四种:①溶血毒素。有□、β、γ、δ四种,其中□、β溶血毒素可损伤绵羊和人的红细胞,破坏人的血小板。②致剥脱性毒素。又称皮肤溶解毒素,可导致皮肤病变,约5%金葡菌能产生此毒素。③杀白细胞素。金葡菌的多种产物可以损伤白细胞,如□毒素引起白细胞的显著
上一篇:葡萄球菌凝固酶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