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30 01:29:06 来源:qkzz.net
【关键词】葡萄球菌
2004年6月3日,贵阳市乌当区某厂金江花蕾幼儿园和某奶制品厂幼儿园早餐时食用奶粉冲兑的牛奶后同时发生了食物中毒,症状以腹泻、腹痛、呕吐为主,个别发热,潜伏期最短为半小时,最长为6h。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本市及省内其它区域也出现了食用奶粉后引起食物中毒的病人,后经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1流行病学资料 1.1中毒经过2004年6月3日,贵阳市乌当区某厂金江花蕾幼儿园57名儿童和某奶制品厂幼儿园17名儿童早餐时食用奶粉冲兑的牛奶后,相继发生了食物中毒,症状以腹泻、腹痛、呕吐为主,个别发热,潜伏期最短为半小时,最长为6h,患儿经送乌当区医院和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救治后中毒症状得到控制,无不良预后。 1.2流行病学调查这两家幼儿园在早餐时给孩子食用了批号为2004年4月2日的山花奶粉冲兑的牛奶,导致了此次食物中毒的发生,在6月1日也有市民举报食用该批号的山花奶粉引起了食物中毒的症状,并及时将奶粉进行了送检,随后又陆续有中毒市民的举报,经查该批号的山花奶粉已经有九千余袋进入了流通领域,在其它县市也出现了中毒病人,进一步的追踪调查证实,该批号的奶粉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因为锅炉故障达11h之久,在锅炉修复后这批奶粉未按照生产中断后原料必须废弃的生产规定进行处理,相反却从中断的生产流程继续运行,流行病学分析这批奶粉在生产线上长时间停留,在室温中让细菌有大量繁殖的机会,最终导致了这次大范围的食物中毒。
2实验室诊断及结果 2.1标本来源两家幼儿园食用后的剩余奶粉及同批号的在零售部门采取的包装完整的奶粉,市民举报的剩余奶粉及同批号完整包装奶粉,厂家库存的半成品奶粉,厂家生产的在市场流通的各种规格的奶制品。 2.2检验方法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4789.4-94、gb4789.5-94、gb4789.6-94、gb4789.7-94、gb4789.10-94、gb4789.11-94[1]对食物中毒可疑食品进行了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大肠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的排查,经选择性增菌培养在排除了溶血性链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同时,在批号为2004年4月2日的奶粉中检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食品卫生国家标准推荐的幼猫实验进行动物实验,证实了在该批号奶粉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产生引起食物中毒的肠毒素。 2.3诊断结论根据国家标准gb14938-94和ws/t80-1996[2]可以断定此次大范围的食物中毒是由于批号为2004年4月2日的奶粉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
3讨论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