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无标题文档

时间 : 2009-11-30 05:59:33 来源:www.cx120.com

[摘要]

⑴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常于服药后1~3天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有头晕、厌食、恶心、呕吐、疲乏等症状,继而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溶血严重者可出现少尿、无尿、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溶血过程呈自限性,轻症的溶血持续1~2天或1周左右,临床症状逐渐改善而自愈。⑵蚕豆病常见于10岁以内小儿,男孩多见,常在蚕豆成熟季节流行,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如粉丝)均可致病,母亲食蚕豆后哺乳可使婴儿发病。通常于进食蚕豆或其制品后24~48小时内发病,表现为急性血管内溶血,其临床表现与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相似。⑶新生儿黄疸广东、香港等地多见。感染、病理产、缺氧、给新生儿哺乳的母亲服用氧化剂药物、或新生儿穿戴有樟脑丸气味的衣服等均可诱发溶血,但也有不少病例无诱因可查。主要症状为苍白、黄疸,大多于出生2~4天后达高峰,半数患儿可有肝脾肿大。贫血大多为轻度或中度。血清胆红素含量增高,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⑷感染诱发的溶血细菌、病毒感染如沙门氏菌感染、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肝炎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均可诱发G-6-PD缺乏者发生溶血,一般于感染后几天之内突然发生溶血,溶血程度大多较轻,黄疸多不显著。⑸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CNSHA)可分为两型:磷酸己糖旁路中酶的缺陷所致者称为Ⅰ型,其中以G-6-PD缺乏所致者较为常见;糖无氧酵解通路中酶缺乏所致者称为Ⅱ型,以丙酮酸激酶缺乏较为常见。Ⅰ型患者自幼年起出现慢性溶血性贫血,表现为贫血、黄疸、脾肿大;可因感染或服药而诱发急性溶血。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无标题文档”相似的文章

更多>>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疾病

G-6-PD缺乏症的一般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溶血性贫血相比较无特异性,其诊断有赖于红细胞G-6-PD酶活性的测定,G-6-PD缺乏症的筛选实验和酶活性定量测定方法有如下几种。 1.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methemoglobin ...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