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女,18岁。于1985年5月14日入院。无明显诱因发冷发热、咽喉发痒、干咳、稍
气急3个月,当地胸部X线摄片发现右上、左上中肺外带云絮状模糊阴影。肌注青霉素及链霉素10天,继以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并正规抗结核治疗15天均无效,改用新青霉素Ⅱ、庆大霉素联合治疗后体温正常。4月23日胸片示肺部病变基本吸收,改服羟氨苄头孢菌素,3天后再次发热,
咳嗽加重,复查胸片又见肺部广泛炎性病变,遂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7.3℃,脉搏10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5.3/9kPa。
消瘦,呼吸稍促,无
发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率108次/分,律齐,两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5g/L,白细胞18.5×109/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2,嗜酸粒细胞0.03,血小板262×109/L,血沉115mm/h,肝功能正常。CH5066U/ml,C31.73g/L,LE细胞阴性。血吸虫病酶标试验阳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血、骨髓培养无病菌生长。查痰3次未找到抗酸杆菌,咽拭子霉菌培养阴性。尿、粪常规正常,粪集卵阴性。X线胸片:右肺第2前肋间外带及左肺下野片状模糊阴影。诊断: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性肺炎。入院后发热呈弛张型,体温37.2~40℃,经林可霉素、氯霉素抗感染治疗,并以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第13天起体温正常,症状好转,胸片病变基本吸收,于6月11日改服麦迪霉素。4天后症状又起,胸片报告两侧肺野散在小片状阴影,边界不清,病灶以双下部为著,两肺纹理增深,下部更浓密,右水平裂增厚。对照入院时胸片,病灶有增无减。再用头孢唑钠和庆大霉素治疗无效。住院期间查血白细胞8次,白细胞(12.5~16.7)×l09/L,中性粒细胞0.44~0.86,淋巴细胞0.10~0.27,嗜酸粒细胞0.04~0.47。其中嗜酸粒细胞超过正常6次,有5次>0.10,最高时达0.47。7月3日考虑为
迁延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乃停用一切抗菌药物,给强的松、扑尔敏口服,第5天起体温正常,咳嗽气急明显好转。7月16日胸片示病变全部吸收。此后服强的松1年,随访2年2个月未再复发,出院后1年及2年2个月复查胸片,肺部完全正常。上一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