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知识问答1什么是儿童铅中毒?儿童铅中毒与传统概念上的中毒不同,它并不表示临床意义上的症状性中毒。也就是说,诊断儿童铅中毒,主要是依据儿童体内的血铅含量,而并不取决于有无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目前儿童铅中毒大多为中度和轻度铅中毒,而中度和轻度铅中毒症状往往不明显,易被家长和医生忽视,而造成长期蓄积的慢性铅损伤。铅的毒性作用没有阈值性,即体内有铅便有毒,因此,“零血铅”已成为临床控制儿童铅中毒的目标。
1991年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将儿童铅中毒定义为:只要儿童血铅水平超过或等于10ug/dl,不管其有无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生物化学指标改变,即可诊断为儿童铅中毒。
同时建议所有6岁以下儿童每年都应进行血铅水平的筛查。这一建议94年得到国际儿科学界的认同。
2我国儿童铅中毒的状况如何?
我国目前约有3.3亿(0-14岁)少年儿童,而对铅毒性作用敏感的人群(0-6岁儿童、孕产妇)约1.5亿。
1981-1998年,我国对28个省、市、自治区的城市儿童血铅水平进行了调查,根据目前国际上儿童铅中毒的诊断标准,我国儿童铅中毒的现状远较我们想象的严重。
大部分城市的儿童血铅水平都在每升120-160微克之间,城市工业区内的儿童平均血铅水平大多在每升160-450微克之间,动态研究显示,我国城市儿童铅中毒的流行率已高达51.6%。儿童铅中毒流行率处在50%-85%之间;更为严重的是,有两个城市新生儿的血铅平均水平分别为每升71微克和84微克。按美国辛辛那提医疗中心所属儿童医院兰费尔博士最新的研究成果,新生儿的血铅标准为每升血液含有50微克铅,这两个城市新生儿的血铅水平均已明显地超过了这一标准。目前,我国儿童铅中毒的流行率明显超过美国儿童,平均血铅水平比美国儿童高出约70-90微克。
根据我国专家近10年来对我国不同城市和区域儿童血铅水平的动态研究显示,城市儿童约40%血铅水平超标,部分工业污染区的儿童约100%血铅水平超标。即使在没有明显工业污染的普通市区,也有约10-30%的儿童血铅超标。
个别血铅超标儿童已出现明显的智能和行为残障,脑的形态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血铅水平能准确地反映出儿童机体内近期内铅中毒的程度,是判断铅中毒的重要手段。儿童平均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的流行率则能充分反映出儿童铅中毒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目前,儿童铅中毒的程度多为轻中度,极少发生重度铅中毒。
3儿童为什么容易发生铅中毒?
一般认为,儿童发生铅中毒的机会是成年人的30倍。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儿童吸收铅较成人多。
①消化道是儿童吸收铅的主要途径。成人消化道对铅的吸收率为5%-10%,儿童则高达42%-53%;
②由于行为发育上的特点,儿童有较多的手--口动作,使得环境中的铅更多地通过手带入口中,而进入消化道;
③由于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单位体重需摄入的食物量较成人明显为多,因之,通过食物途径摄入的铅量也相对较多;
④儿童胃排空较成人为快,在胃排空状态下,铅的吸收率会大幅度增加;
⑤年幼儿童由于
咳嗽--除痰的功能尚不健全,经呼吸道吸入的较大含铅颗粒,随痰排出后,又多被吞入消化道。
⑥大气中的铅尘多
积聚在地面以上1米的范围之中,这正好是儿童的活动与呼吸带。所以,儿童从呼吸道吸入的铅多。
⑦儿童机体的代谢旺盛,单位体重的通气量远较成人为大。因此,儿童从空气中吸入的铅量也相对较多。
⑧铅在儿童呼吸道和肺中的吸收率较成人为高,约是成人的1.6~2.7倍。
第二,儿童排泄铅的能力较成人小
在成人,摄入体内的铅约99%最终将随同大、小便排出体外;在儿童,摄入体内的铅仅有66.7%左右的可被排出体外,而仍有约1/3的铅滞留在体内。
第三,铅在儿童体内的流动性大
在成人,摄入体内的铅约90%-95%将蓄积于储存池-骨骼中;在儿童,这部分的铅仅占75%,且儿童储存池中的铅流动性较大,也较容易向血液和软组织中移动,因而儿童内源性铅暴露的机率和程度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