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前牙反合

前牙反合的功能学研究与临床矫治

时间 : 2009-11-30 05:05:35 来源:www.fnkq.com

[摘要]

前牙反合是常见的错合畸形,对口腔功能、颜面发育及美观影响较大,本研究通过对前牙反合的流行病学调查、功能学研究及临床矫治,对其功能特点和矫治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目的在于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

前牙反合是常见的错合畸形,对口腔功能、颜面发育及美观影响较大,本研究通过对前牙反合的流行病学调查、功能学研究及临床矫治,对其功能特点和矫治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目的在于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水平。研究分三部分:
1流行病学调查
1.1调查对象:中、小学生1329人,男676人、女653人;年龄7―17岁,各年龄组分布情况如表(略)。
1.2结果与讨论:(1)常见错合畸形发病率:反合的发病率为7.90%,在错合畸形中发病率占第三位,深覆合发病率为11.29%、前牙拥挤发病率为9.86%,各年龄组发病率情况如表(略)。(2)6牙合关系:1329人中6牙关系异常者202人,占15.20%,其中近中合8.6%,远中合6.6%。(3)调查见随着年龄的增加功能性反合比率下降,而骨性反合比率增加,提示功能性反合有向骨性反合发展的趋势,前牙反合要早期矫治。
2实验研究
2.1研究对象:前牙反合组:正畸初诊病人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2―18岁;其中Ⅰ类错合13例,Ⅲ类错合19例。正常合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1―19岁;合关系正常,牙列完整整齐。
2.2研究方法:
2.2.1ICP检查:嘱受试者张、闭口10余次,然后自然闭合至牙初接触即止,再用力咬合。如下颌无滑动则牙位与肌位一致,牙尖交错位(ICP)正常;如下颌滑动后才进入牙尖交错合(ICO),则表明牙位与肌位不一致,ICP异常。2.2.2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器为美国K―5AR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MKG),它根据磁电转化原理制成,可以在无接触、无阻力条件下从三维方向观察下颌运动的特点。测试项目包括姿势位至ICO张闭口运动、姿势位至ICO闭口运动、ICP至RCP运动。2.2.3颞颌关节X线摄影:应用颞颌关节摄影固位器头颅固位,常规薛氏位投照。观察ICP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
2.3结果:前牙反合受试者的ICP、下颌运动及颞颌关节髁突位置与正常合组比较,结果如表(略)。近半数前牙反合ICP前移、下颌运动异常、髁突位置前移。
2.4讨论与结论:(1)本研究前牙反合组的ICP前移、下颌运动异常及髁突前移位均显著高于正常合组,表明前牙反合影响口颌系统的功能状态,并且ICP前移者的下颌运动异常及颞颌关节髁突前移位高于ICP正常者,进一步说明ICP前移是影响口颌系统的直接因素。(2)部分前牙反合ICP前移位,下颌可后退到对刃位,甚至更后,表现为牙性―机能性反合,早期治疗效果好;ICP前移位反合的矫治重点在于调整异常的颌间关系,ICP前移位者的肌位在对刃位附近,在此位建立ICP,不仅疗程短口颌系统功能也更协调一致。
3临床研究
3.1临床资料:本研究矫治前牙反合患者84例,男36例,女48例;年龄7―28岁;混合牙列34例,恒牙列50例。常规进行颌位检查,观察ICP是否移位。矫治前后拍定位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矫治方法:FRⅢ型功能矫治器48例、上颌合垫矫治器14例、Edgewise固定矫治器22例。
3.2结果:ICP前移位28例,ICP正常56例。矫治时间最短3周,最长20月。矫治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如表(略)。
3.3讨论与结论:
(1)前牙反合的合与颌位:许多前牙反合是因乳尖牙磨耗不足、不良口腔习惯造成的,这些因素均使下颌处在前伸位置上,由于上前牙的阻挡,下颌不能在正常位置上建立咬合关系,只能在前伸位置上进行功能活动,呈现功能性反合的的特点。而由遗传、发育形成的反合,多为骨性反合,颞颌关节、咀嚼肌功能没有改变,肌位与牙位一致,ICP正常。两者的临床鉴别应看其肌位与牙位是否一致,而不能单纯看下颌能否后退至对刃位,这是由于90%的人ICP与后退接触位为两位,本研究测得正常合两个位置距离的均值为0.83mm,因此临床单纯以下颌能否后退至对刃位判断反合性质,值得商榷,而应以X线头影测量及颌位检查综合判断。
(2)前牙反合矫治的咬合重建:48例应用FRⅢ型功能矫治器矫治的病人,均在肌位建立咬合,在该位口颌肌群和颞颌关节的功能活动才是最和谐的,能取得好的矫治效果。有人在取咬合关系时,让患者尽量后退下颌,实际是在RCP建合,是不符合生理的。
(3)固定矫治中的抬高咬合:Edgewise矫治通过垂直曲开展上前牙,其作用力大而持久,对反覆合小于3mm的患者无须抬高咬合,其作用原理在于:正常人有2―4mm的息止合间隙,除咀嚼、吞咽外,下颌经常所处的位置是息止颌位,通过开展上前牙,产生合跳跃来解除前牙反合;对反覆合大于3mm者还应加合垫抬高咬合,防止咬合创伤,缩短矫治疗程。本研究固定矫治22例,其中14例反覆合小于3mm者未加合垫,8例反覆合大于3mm者加合垫。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前牙反合的功能学...”相似的文章

更多>>

前牙反合疾病

X线头影测量 (1)SNB角及面角增大,说明下颌相对颅底前突,下颌角增大,牙源性前牙反,者上述测量值正常。 (2)下颌前突伴有上颌后缩者,SNB角减小S-Ptm,Ptm-6减小,无上颌后缩者上述测量值正常。 (3)A...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