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30 15:07:06 来源:www.51ba.com.cn
强碱类中毒概述
强碱类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钾等。药物接触局部,导致局部充血、糜烂、,甚至口腔脏器穿孔,以后形成疤痕,狭窄和变形。碱吸收后可引起碱和肝肾变性与坏死。
临床表现
1.皮肤粘膜受强碱损伤后,发生充血、、糜烂、溃疡,严重灼伤可发生;2.误服强碱后,可发生口腔、咽喉、食道和胃的严重灼伤,严重者可发生食道、胃穿孔。可引起碱中毒和肝肾损害。
诊断依据
1.强碱误服或灼伤史;2.接触部分受腐蚀,肩部肿胀、灼痛,有发音、呼吸、,尚有消化道穿孔等情况出现。
治疗原则
1.局部冲洗;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3.保护消化道粘膜;4.有手术指征时可手术治疗;5.对症处理。
用药原则
1.碱灼伤皮肤后应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然后涂以1%醋酸;2.误服者禁止洗胃,可立即予牛奶、食用醋或鸡蛋清200ml;3.早期应用1―2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预防消化道狭窄。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