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30 14:58:35 来源:www.jseye.com.cn
眼内混浊的晶体摘去之后,成了无晶体眼,平行光线通过无晶体眼后,聚焦于角膜顶点后约31.0毫米处,正常眼平均眼轴长约23.8毫米,因而无晶体眼是高度远视眼,看什么仍然不清楚,为此需要光学矫正补偿眼屈光系统缺少的晶体屈光面。矫正方法有眼镜、接触镜和人工晶体。 眼镜:是长期以来,一直用它代偿无晶体眼的主要方法,眼镜一般在+10.00度左右,这种又厚又重的眼镜,不能用来矫正单眼无晶体眼,因它有25%-30%放大率,双眼视网膜呈像不能融合,一般双眼屈光度只能相差2.50度,像放大相差5%。如为双眼无晶体配镜,会产生棱镜作用,有现场变形、定位失误、眩昏、视野缩小等症状。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群身体健康水平提高,眼镜显然不是矫正无晶体眼最理想的方法。 角膜接触镜:称隐形眼镜,是贴附在角膜表面的薄镜片。配戴接触镜后,接触镜、角膜及其间的泪液形成一体,形成新的屈光系统,接触镜的放大率为8%,可用于矫正单眼无晶体屈光。普通眼镜一般距离角膜顶点12毫米,而角膜接触镜紧贴在角膜上,故与眼镜的矫正屈光力不同,如矫正无晶体眼需用+12-+14度眼镜者,角膜接触镜则需要+14-+16度。镜片度数高,镜片中央与周边的厚相差很大,因此除一般接触镜的缺点而透氧透气差,镜片边曲卷不容易戴,尤其对儿童、老年人戴接触镜更不方便。无晶体配戴接触镜至今不能开展。 人工晶体:是用聚甲基丙烯甲酯(PMMA)为材料作成的仿人眼内晶体形状和屈光度的球内镜片,植入原晶体的囊袋中,代替已失去透明度的晶体。人工晶体克服了眼镜、接触镜矫正无晶体眼屈光的缺点,而且具有重量轻、光学性能高,几乎没有抗原性、致炎性、致癌性和生物降解等特性。此外还有硅胶,水凝胶制品。人工晶体在解剖上和光学上取代了原来的晶体,构成了一个近似正常的屈光系统。放大率0.2%-2%,不会产生景像不等、视野缩小、环行暗点等现象,正视眼植入人工晶体的度数为+19-+21度,在手术前对术眼眼轴和角膜曲率半径的测定后,根据数据计算出所需人工晶体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未矫正视力大于0.5的占80%以上,如再经矫正视力大于0.5的超过90%。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