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30 10:20:45 来源:www.39kf.com
屈光不正1005例验光结果分析属于论著栏目,主要讲述了【摘要】 目的 了解屈光不正的分布。方法 10岁以下儿童滴1%阿托品,每日3次共3天,10岁以上青少年验光前滴托品酰胺4次,间隔20min,待睫状肌麻痹后检影验光。结
LiFuxin,LiLin JilinProvinceHealthHospitalofFeminineandChildren,Jilin130081. 【Abstract】ObjectiveToknowthedistributingconditionofdeviantphototropism.MethodsChildrenbelow10yearsdrippedatropinethreedays,threetimesaday;Childrenabove10yearsdrippedactroponacylfourtimesandspaced20mintowaitoptometry.ResultsMyopiais1531eyeswhichaccountsfor76.86%in1992eyesof1005paˉtients;hyperopiais407eyeswhichaccountsfor20.43%andastigmatismis54eyeswhichaccountsfor2.71%respecˉtively.ConclusionMyopiarateofyoungpersonisthehighestandseriousmyopiahassignificantdamageoneyefuncˉtionsothecheckoneyeandphototropismneedtobedoneearly,whichcanmakemoreamblyopicchildrencuredearly.
Keywordsphototropismeyecheckmyopia
屈光不正
1资料与方法 1.1 1.2检查方法受检查者行常规眼部检查,视力低于正常可疑屈光不正者散瞳验光。10岁以下儿童滴1%阿托品,每日3次,共3天;10岁以上青少年验光前滴托品酰胺4次,间隔20min,待睫状肌麻痹后检影验光。根据不同用药决定复验时间。酌情调整屈光度和散光轴,并试戴30min以上,无不适才确定处方。 1.3诊断标准屈光度≥-0.25D者为近视眼,≥+0.50D为远视眼,柱镜≥±0.50D为散光眼,若一眼屈光不正而别眼为正视眼,计入屈光不正统计。
2结果 2.1屈光不正分布情况见表1。 2.2各年龄组屈光不正分布见表2。儿童以远视眼多见,青少年近视率最高。 2.3屈光度分布见表3。54只混合散光眼未计在内。近视-0.25D~-11D,以低度近视为最多;远视+0.50D~+11D,低中度远视占半 2.4屈光参差屈光参差以球镜相差≥1.5D,柱镜相差≥1.0D为标准,近视性屈光参差143例,占近视患者18.6%,最大参差9D。远视性屈光参差57例占远视患者27.7%,最大参差为8D。
表1屈光不正分布(略) 表2各年龄组屈光不正分布(略)
2.5矫正视力分析近视眼矫正视力较好,达1.0者1304眼,占85.1%。矫正视力低于0.8者135眼,占8.8%。矫正视力不佳者多见于高度近视眼及复性近视散光眼,度数愈高矫正视力愈差。远视眼矫正视力较差,达1.0者155眼,仅占38%。见于未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远视、散光及屈光参差度数较高的眼。矫正视力低于0.8者82眼占20%。
表3屈光度分布(略) 3讨论
本文通过视光门诊1005例(1992眼)验光结果分析,突出问题是青少年近视患病率最高,而且多数是在9岁以后逐渐发生的。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及不良用眼习惯是青少年近视眼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减轻学习负担,改善学习环境,纠正不良用眼习惯是预防青少年近视的重要措施[1]。为优生优育,建议高度近视的男女不通婚,有效控制高度近视的遗传。 从不同屈光不正类型的矫正视力分析,远视眼与近视眼矫正效果差别较大,高度远视功能损害较大,有可能发生内斜视和弱视。屈光参差易发生屈光参差性弱视,远视和散光的屈光参差越大屈光度高的一眼发生弱视的可能性越大。文献报道关于高度近视矫正视力不佳的报告认为与眼底改变有关,所致弱视屈光参差多在3D以上[2]。 儿童弱视易感期在5岁以前,年龄越小弱视疗效越好。故弱视防治最好在学龄前。但人们对儿童屈光异常认识还很不够,尤其单眼屈光异常的儿童多长期不被发现,直到升学体检或出现斜视时才发现。但已错过视觉发育敏感期,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3]。因此视力及必要的屈光检查应及早进行使更多的弱视儿童得到早期治疗。 关于屈光不正的治疗,由于其发病机理复杂,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方法。当前最好的方法仍是戴适度的矫正眼镜。为保证眼镜质量,验光时对不同年龄组可采用不同调节麻痹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静霞,张丽玉.青少年近视发病因素的探讨.眼屈光学,1985,10(3):57. 2刽广龙.青少年屈光不正1474例2891眼统计分析.实用眼科杂志,1988,26(6):122.
3徐宝萃.斜视及视力不良的早期矫治在保护儿童视力上的意义.中华眼科杂志,1980,16(4):158.
作者单位:130061吉林省妇幼保健院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