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屈光不正

儿童屈光不正中散光情况临床分析

时间 : 2009-11-30 10:22:15 来源:lw.china-b.com

[摘要]

0引言屈光不正是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常见眼病,而散光在屈光不正中发病率较高,是导致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屈光不

屈光不正是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常见眼病,而散光在屈光不正中发病率较高,是导致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屈光不正儿童的散光度及散光轴向的分布情况,以便探索并把握其基本规律,对有效地提高和改善儿童视功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对我院门诊3~12岁视力低下伴有散光的儿童115例210眼,就散光度数、散光轴向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抽取我院儿童门诊儿童115例210只散光眼,其中男67例125眼,女48例85眼,年龄3~12岁。

1.2方法受检儿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以角膜映光及遮盖法检查眼位,必要时用同视机检查。常规进行屈光间质及眼底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12岁以下儿童用10g/L阿托品眼液点眼3d,3次/d,然后由有检影经验的专职验光师采用带状光检影法进行视网膜检影加主觉试镜法验光,确定屈光不正的性质、散光状态及矫正视力。判定标准:本文规定同一眼两条主径线屈光度差≥0.50D为散光,最大屈光力主径线在90°±20°位置的散光为循规性散光,最大屈光力主径线在180°±20°位置的散光为逆规性散光,其余为斜向散光。两眼柱镜轴相加等于180°±10°为对称散光,否则为不对称散光。根据两条主子午线聚焦与视网膜的位置关系分为:单纯近视散光、单纯远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复性远视散光、混合散光。将有0.50D以上的散光列为统计对象,混合散光者,以屈光度高的轴向为散光轴向。

统计学处理:采用EXCEL2003和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将数据结果进行分析。

本组210只散光眼中复性散光占83.3%,其中复性远视散光146眼占67.6%,复性近视散光占15.7%;混合散光24眼占11.4%;单纯性散光占5.3%,见表1。图1为不同类型散光眼散光轴向分布,根据上述的判定标准,可以清楚看出不论近视、远视、混合散光都以循规性散光为主。本组210只散光眼中顺规性散光占85.2%,其次斜轴散光占8.6%,最少为逆规性散光占6.2%,见表2。从不同类型散光的屈光度构成可以看出,儿童远视散光和近视散光均以0.50~1.00D的散光为主,1.25~2.00D的散光次之,>2.00D的散光占比例较少,见表3。本组病例中对称散光128眼占61.0%,其中远视96眼占45.7%,近视16眼占7.6%;不对称散光占39.0%。本组病例从散光度、散光类型与弱视分析可见复性远视散光轻易导致弱视占35.7%;其次为混合散光占6.7%,可见散光度数增加弱视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详见表4。从年龄组对比来看,复性远视散光发病率3~6岁年龄组高于7~9岁年龄组高于10~12岁年龄组而复性近视散光发病率0.50~2.00D范围10~12岁组明显高于3~6岁组,详见图2,3。从中可以提示从小学阶段就应该重视近视预防工作。

人眼具有复杂的光学系统,即使正常生理状态,眼球各屈光成分每条径线上的屈光力不尽相同,因此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完全没有散光的眼睛。当你用电脑验光仪检测时,几乎所有眼都可以测得散光,而且因为被检查者的头位变化每次所测得的屈光度和轴位都不一致。正常眼角膜垂直径线曲率半径通常小于水平径线的曲率半径,合乎这个生理惯例最大屈光力主径线位于90°,两侧范围不超过±20°称为循规性散光;最大屈光力主径线位于180°,两侧范围不超过±20°称为逆规性散光。其余的为斜向散光。人类角膜呈椭圆形,椭圆的中心与角膜中心不一致,由于角膜在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角膜横椭圆形即垂直径线的屈光力大于水平径线的屈光力,故儿童的散光多为循规性散光。随着年龄增长,由于瞬目反射,上下眼睑压迫眼球壁,长期时间的压力作用循规性散光量逐渐增加,至老年,眼睑松弛,减轻了对角膜垂直径线的压力,其屈光力减弱,而眼球内容积不变,而使垂直方向内压力转向水平方向,散光由循规性散光逐渐转向逆规性散光。

儿童的散光轴向分布是有规律的,本组210只散光眼中循规性散光占85.2%,其次斜轴散光占8.6%,最少为逆规性散光占6.2%,且从不同类型散光的屈光度构成可以看出,儿童远视散光和近视散光均以0.50~1.00D的散光为主,1.25~2.00D的散光次之,>2.00D的散光占比例较少;对称散光占61.0%,不对称散光占39.0%,经统计学检验P<0.05,具有显著差异。这些儿童散光特点也与国内报告一致【2-6】。散光轴向精确定位直接影响到散光的矫正,临床上患者戴镜出现视疲惫时,首先要检验原戴眼镜片的度数和轴位是否准确,其次循规性散光可以适当低矫。一般来说,解剖因素所产生的逆规性散光量较循规性散光量要小,但影响视力的程度要大些,即使小量的逆规性散光也会造成视力的下降,所以建议矫正散光。

我们所用的视网膜检影所测得的眼屈光系统各径线的屈光力的差异为眼的总合散光,而角膜曲率计实际上测量角膜中心区的曲率半径和各径线的屈光力【7】,并不反映眼球屈光系统全部散光状态。总合散光与角膜散光的差值称为剩余散光,多数学者认为剩余散光可能是晶状体、角膜后面或角膜中心与周边曲率的差异所导致。假如剩余散光在生理范围以内,那可以戴硬性透氧性接触镜或框架眼镜来矫正视力。但是假如剩余散光很大,则镜片矫正视力很差,这时则要考虑用屈光手术治疗,波前相差引导的LASIK可能会带来突破。

另外在本组中,斜轴散光占8.6%,提示临床上对小儿散光的检查,不可忽视斜轴的存在。“E”字型视力表及视觉环境中的大部分物体主要由垂直和水平线条构成,故当眼散光为斜轴时对视力的影响最大【8】。

屈光不正是造成弱视的主要原因,散光眼是弱视形成的主要类型。儿童散光无论近视、远视、混合均易形成弱视,从本组病例可见所有类型散光均可导致弱视的发生,而以复性远视散光导致弱视最多见占弱视眼75.8%;其次为混合散光占14.1%。复性远视散光远近视力均减退,轻易导致弱视;其次混合散光矫正困难,尤其部分儿童裸眼视力相对较好者不易被发现,得不到及时矫正,也轻易发生弱视。从散光度数来看,且可见散光度数增加弱视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1.25~2.00D档弱视发病率似未成正比增加是否可能与病例数太少有关,还需进一步探讨。因此了解儿童散光眼的散光状态对合理矫治儿童散光非常重要,而轴向的精确定位直接影响到散光的矫正。

由于正常学龄前儿童可有一定程度的生理性散光,且随着眼球发育程度逐渐降低【4】,从图1中可以看出,散光度数0.50~2.00D散光比率有下降趋势,经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低度数散光有减小和自愈的倾向。因此在实际矫正儿童眼散光时,应注重在保证最佳矫正视力或眼位的前提下,根据儿童个体特点,如年龄、眼位、有无弱视、散光程度及能否接受等情况适当降低散光度,以利于儿童视功能正常发育,利于弱视的治疗,同时可以减少柱镜片产生的物像畸变导致的不适。

参考文献1葛坚.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82李丽红,马艳玲,郭智一.7岁前儿童眼散光状态分析.临床眼科杂志,2000;8(1):763汪芳润,沈华敏,阮培明.学龄前儿童眼屈光度生理值测定.中华眼科杂志,1986;22:1794王利华,刘丽萍,于秀敏.2-6岁儿童眼屈光度生理值测定.中国斜视与小儿眼斜杂志,1994;2:675任兵,高晓唯,罗英,高云仙,赵勇,田艳明,冯洁,梁莉莉.儿童屈光度散光轴向的分析.国际眼科杂志,2004;4(4):765-7666吴小影,刘双珍,胡发生,李晨玲.影响近视眼角膜屈光力多因素分析.国际眼科杂志,2004;4(3):434-4377孙玉敏,李莹,金玉梅,王忠海.成人近视眼患者屈光度,角膜厚度及角膜曲率的关系.国际眼科杂志,2005;5(1):167-1698BennettAC,RabbettsRB.ClinicalVisualOptics.Firsted.RobertHartnollLtd,Bodmin,Cornwall,1984:80-94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儿童屈光不正中散...”相似的文章

更多>>

屈光不正疾病

屈光检查 法包括主观检查法和客观检查法: 主观检查法:1.根据视力 检查初步分析判断屈光性质法,2.插片验光法,3.交叉柱镜及散光矫正器验光法,4.云雾法,5.散光表验光法 ,6.针孔片及裂隙片检查法,7.激光散斑图法...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