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 1、需铁量增加而摄入量不足:儿童在生长期和婴儿哺乳期需铁量增加,青少年因生长迅速,需铁量增加,尤以青年妇女,由于月经失血,若长期所食食物含铁不足,也可发生缺铁。
2、贮存铁消耗过多:反复、多量失血可显著消耗体内铁贮量。钩虫病引起慢性少量肠道出血、上消化道溃疡反复多次出血、多年肛肠出血或妇女月经量过多等长期的损失,最终导致体内铁贮量不足,以致发生缺铁性贫血...更多 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和粘膜颜色苍白,疲乏
无力,头晕
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
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即所谓贫血的一般症状。这些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血红蛋白带氧量减少所致的组织缺氧的表现。症状的轻重与贫血的程度不一定平行,很多自觉症状往往与贫血的发生程度、发病的缓急及机体各器官的代偿能力有关...更多 诊断 鉴别诊断 ①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小于32%,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小于80fl(Um3),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小于27皮克(pg)。
②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如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③血清(浆)铁小于10.7微摩尔/升(Umol/L)。
④总铁结合力大于62.7微摩尔/升(U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小于15%有参考意义,小于10%有确切意义。
⑤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0-十),铁粒幼红细胞小于15%...更多 1.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常有家族史,血片中可见多数靶形红细胞,血红蛋白电泳中可见胎儿血红蛋白(HbF)或血红蛋白A2(HbA2)增加,患者的血清铁及转铁蛋白饱和度骨髓可染铁均增多。
2.
慢性病贫血:血清铁虽然降低但总铁结合力不会增加或有降低,故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或稍增加,血清铁蛋白常有增高。
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临床上不多见,好发于老年人,骨髓中铁颗粒及铁粒幼细胞明显增多,可见环状铁粒幼细胞血清铁蛋白的水平也增高...更多 治疗 预防 ⑴硫酸亚铁因缺铁而血红素合成减少,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游离原卟啉500μg/L(正常200~400μg/L)。
⑵富马酸铁0.2g/次,3次/日。含铁量较高,奏效较快。
⑶枸橼酸铁铵常配成10%溶液内服,10ml/次,3次/日。为三价铁,不易吸收,但能代替片剂...更多 1.做好喂养指导: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品,如肝瘦肉鱼等。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适当补充铁剂。
2.婴幼儿食品加入适量铁剂进行强化;
3.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应及早给予铁剂预防;
4.在钩虫流行区应进行大规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