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30 06:10:28 来源:www.fx120.net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检查分析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9年第3期第9卷 临床检测与分析 作者:滕克禹 戴军 单位:滕克禹: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眼科(山东250001);戴军:济南市第二人民医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检查分析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9年第3期第9卷临床检测与分析
作者:滕克禹 戴军
单位:滕克禹: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眼科(山东250001);戴军: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为了解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ischemicopticneuropathy,AION)的特点,我们自1993年1月~1998年6月,对本病54例56只患眼进行了临床检查,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AION54例56只患眼中男31例32只眼,女23例24只眼;年龄35岁~73岁,平均59岁;视力0.05~0.8,平均0.4;发病到就诊时间半天~1月,平均8天。患者就诊后均经眼科常规检查,大部分患者就诊后3天内查中心视野(天津产TBC中心视野仪),眼电生理(日本光电公司产Neuropack-Ⅱ诱发电位仪)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用日本TOPCON公司生产的眼底照像机。
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条件:视野11°×16°,时间频率2Hz,空间频率60'、15',黑白方格刺激,叠加128次,引导电极Oz,参考电极Fz,地极右耳垂,均为镀银盘状电极,记录N75、P100、N135潜时与振幅。
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条件:氙灯放电管刺激,距眼25cm。通频带2~1000Hz。复方托品酰胺放瞳孔大于7mm,地卡因表面麻醉角膜,暗适应30min。作用电极为角膜接触镜电极,参考电极前额,地极右耳垂。记录0.6J、40J单次白光ERGa、b波峰时和振幅。
正常对照组40例80只眼,男女各20例;年龄40~65岁,平均55岁;视力1.0以上;眼底正常;无全身性疾病者。P100潜时超过正常对照组
2 结果
AION眼底:视盘部分或全部轻度水肿48只眼,占86%(48/56),其中周围少许出血8只眼,视盘淡白8只眼,占14%(8/56),动静脉大致正常,中心凹反光可见。
中心视野: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象限性缺损20只眼,占38(20/52);上或下部缺损25只眼,占48%(25/52);颞侧缺损7只眼,占14(7/52);4只眼看不清视标未查。
FFA:36只眼78%(36/46)示视盘早期局限或大部低荧光,晚期高荧光,其中6只眼周围脉络膜充盈缺损或迟缓;10只眼22%(10/46)示视盘早晚均呈低荧光。
P-VEP:60'P100波潜时和振幅异常率为28%(14/51)、45%(23/51);15'P100波潜时和振幅异常率为53%(25/51)、75%(38/51)。
F-ERG:40J暗适应ERGa、b波异常率为35%(7/20),示ab波振幅低,有2只眼峰时亦延迟。
正常对照组与AION组60'、15'P100波潜时和振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见表1。正常对照组与AION组ERGa、b波振幅比较,a波差异有非常显著性,b波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AION组P100波60'、15'波潜时与振幅正常眼和异常眼数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χ2=3.65,5.13,P<0.05。
表1 正常对照组与AION组P100波潜时及振幅比较
组别60'15'潜时(ms)振幅(μV)潜时(ms)振幅(μV)正常对照组(80)96±410.75±4.12100±411.67±3.92AION组(51)107±134.07±2.12114±133.75±1.95t值5.7510.719.0013.42P值<0.001<0.001<0.001<0.001表2 正常对照组与AION组ERGa、b波振幅比较
组别40JERG(μV)a波b波AION组(20)398±102533±148正常对照组(80)486±60613±133t值5.022.35P值<0.001<0.053 讨论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视力突然减退,视盘轻度水肿,视盘周围可见少许出血,动静脉大致正常,中心凹反光可见。视野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象限性缺损或半盲,但不以水平或垂直正中线为界〔1,2〕。FFA示造影早期视盘局限或大部低荧光,其周围脉络膜可充盈缺损或迟缓,晚期呈高荧光〔3,4〕,这与睫状后短动脉引起视盘微循环障碍及其呈划区状供应脉络膜有关。
P-VEP是视网膜受图形刺激后在枕叶皮质记录到的一簇电信号,主要反映了节细胞到视皮层的功能。AION眼P100示潜时轻度延迟,振幅重度降低,本结果与Cox〔5〕、忻岱嫣〔6〕等报道相符。AION不是原发于髓鞘的视神经病变〔7〕,不难理解潜时轻度延迟,忻岱嫣等认为与视野缺损有关。球后视神经炎时由于髓鞘的大量脱失,神经冲动由跳跃式传导变为连续的局部电流方式传导,故P100潜时延长显著。AIONP100振幅重度降低是由于视系统对视信息反映的敏感性下降〔6〕和神经纤维轴索坏死的结果〔8〕,本文发现视力重度中度降低者P100振幅大都降低,亦发现视野破坏的程度与P100潜时有关系。P100振幅尤其是15'P100振幅为诊断本病提供了有意义信息。
F-ERG是视网膜受到光刺激后所记录到的视网膜不同细胞成份的总和电反应,一般认为a波来源于感光细胞,b波来源于M%26uuml;ller细胞。正常ERG产生依赖于视网膜脉络膜功能的完整。AION不仅供给视乳头的睫状后短动脉闭塞或高度痉挛,而且供给脉络膜与视网膜外层的睫状后短动脉也受侵犯〔10〕,故ERGab波异常〔9〕,尤其是a波。我们发现盘周脉络膜FFA示充盈缺损者6只眼ab波振幅均下降。ERG检查为客观地评价脉络膜与视网膜外层的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病应与视盘炎区别,后者视力明显下降,视盘充血,静脉怒张,黄斑区常被累及,有中心暗点,FFA示强荧光,P100潜时重度延迟,ERG正常。还应与Foster-Kennedy综合征鉴别,尤其当一眼视神经萎缩另一眼视盘水肿时。在本病视野颞侧缺损时应排除蝶鞍区肿瘤。亦应与后部AION鉴别。
治疗应针对引起本病的系统性疾病进行。可用血管扩张药降低眼内压,多种维生素和中医中药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润生,葛红霞.98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的临床观察.实用眼科杂志,1993,11:608
2 宋琛.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实用眼科杂志,1985;3:198
3 王栾第,董建春.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眼底病杂志,1992,8:211
4 李星星,宋琛,杜力,等.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实用眼科杂志,1988,6:340
5 CoxTA,ThompsonS,HayrehSS,etal.Visualevokedpotentialandpupillarysigns,ArchOphthalmol.1982,100:1603
6 忻岱嫣,吴乐正,吴德正.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视诱发电位.眼科学报,1990,6:80
7 AlexandridisE,KrastelH(张虹,译).眼科电生理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45~48
8 张惠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78,(2):8
9 王秀英,译.血管性假性视乳头炎、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78,(1):49
10 宋琛,黄一飞,王小婕,等.超声多普勒检查对诊断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中华眼科杂志,1991,27:74
收稿:1998-11-02;修回:1999-03-15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