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桡骨干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尺、桡骨干双骨折信息

时间 : 2009-11-30 17:33:48 来源:drug.soouo.com

[摘要]

 
尺、桡骨干双骨折

尺、桡骨干双骨折桡、尺骨干双骨折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11%~12%,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是日常劳动和生活中常见的损伤。骨折部位多发生在前臂中1/3和下1/3部,治疗不当,将直接影响到上肢和手部的活动。一、诊断(一)诊断依据1.症状伤后局部疼痛,肿胀明显,前臂活动功能丧失,动则疼痛加剧。有移位的完全骨折,多有短缩、成角和旋转畸形,但儿童青枝骨折仅有成角畸形。骨折端刺戳所引起的开放骨折,皮肤伤口一般较小,外露的骨折端有时会自行回纳至伤口内。2.体征检查局部压痛明显,有纵轴叩击痛,有移位的完全骨折有骨擦音和异常活动。儿童不完全性骨折,症状较轻、腕肘关节活动多无明显受限,容易漏诊,应注意仔细检查。3.辅助检查X线照片应包括腕关节和肘关节,正侧位前臂X线照片可确定骨折类型和移位方向。以及有无合并上、下桡尺关节脱位。若骨折后患肢疼痛剧烈、肿胀严重,手指麻木发凉或发绀,被动活动手指疼痛加重,应考虑为前臂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根据受伤史、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可作出诊断。(二)中医证候分类按骨折早、中、后三期进行辨证分型。(三)分型(1)按骨折有否与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2)按骨折部位分上1/3骨折、中1/3骨折、下1/3骨折。(四)鉴别诊断1.孟氏骨折是指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可通过X线照片加以鉴别。2.盖氏骨折是指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桡尺关节脱位。通过X线照片可以明确诊断。(五)常见并发症包括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缺血性肌挛缩、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前臂旋转障碍、骨折迟缓愈合或骨不愈合等。二、治疗(一)一般治疗(1)患肢固定,防止骨折断端再移位。(2)注意观察患肢血运及手指活动情况。(3)皮肤有张力水泡,先将皮肤清洁,用注射针头穿破水泡,然后用红花涂搽或用凡士林纱布包扎。(4)局部肿胀严重,可将患肢悬吊固定,适当使用脱水剂和改善微循环类药物。(5)肢端缺血的处理①及时纠正断端对血管的卡压。②有效地、松紧合适地固定患肢。③合理使用脱水剂、抗血管痉挛剂以及中药活血类药物。④持续密切观察肢端血运,经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手术探查。(二)中医治疗桡、尺骨干双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恢复前臂旋转功能。无移位骨折直接用夹板固定即可。有移位骨折应整复固定治疗。桡、尺骨干双骨折复位要求较高,即要求解剖对位或接近解剖对位,若对位不佳,有旋转、成角畸形,将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儿童塑形能力较强,8岁以下儿童可允许有200以内的成角畸形,但成人必须达到良好的对位。手法整复不成功者,可切开复位内固定。开放骨折应及时清创,同时切开复位内固定。若创口较小,污染不重,预计骨折移位能通过手法整复固定获得良好的对位,亦可于清创后按闭合性骨折处理。1.分证论治根据骨折三期辨证原则,早期应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方选桃红四物汤、七厘散加减;中期宜舒筋活络、接骨续筋,方选舒筋活血汤、接骨丹加减;后期以补养气血、健脾益胃为治则,宜用八珍汤、补中益气汤加减。2.整复方法患者平卧位或端坐位,肩外展、屈肘900,中、下l/3骨折取前臂中立位,上1/3骨折取前臂旋后位。一助手握患肢肘部另一助手双手作拔伸牵引,矫正重叠、旋转及成角畸形。桡、尺骨干双骨折均为不稳定骨折时,如骨折在上1/3,则先整复尺骨;如骨折在下l/3,则先整复桡骨;骨折在中段时,应根据两骨干骨折的相对稳定性来决定。若前臂肌肉比较发达,加之骨折后出血肿胀,虽经牵引后重叠移位未完全纠正者,可用折顶手法加以复位。若斜形骨折或锯齿形骨折有背向侧方移位者,应用回旋手法进行复位。若桡尺骨骨折断端互相靠拢,可用挤捏分骨手法,术者用两手拇指和食、中、环二指分置于骨折部掌、背侧,用力将桡、尺骨间隙分到最大限度,使骨间膜恢复其紧张度和向中间靠拢的桡、尺骨断端向桡、尺侧各自分开。2.固定方法若复位前桡尺骨相互靠拢者,可采用分骨垫放置在两骨之间,掌、背侧各一,骨折线在同一平面时,分骨垫置于骨折线上下各一半处,骨折线在不同平面时,分骨垫置于两骨折线之间。若骨折原有成角畸形,则采用三点加压法。各垫放置妥当后,用胶布粘贴,再依次放上掌、背、桡、尺侧夹板,掌侧板由肘横纹至腕横纹,背侧板出鹰嘴至腕关节或掌指关节。桡侧板由桡骨头至桡骨茎突,尺侧板自肱骨内上髁下达第5掌骨基底部,掌背两侧夹板要比桡尺两侧夹板宽,夹板间距离约lcm。缚扎后,再用铁丝托或有柄托板固定,前臂原则上放置在中立位,用三角巾悬吊。固定时间成人约6~8周,儿童约3~4周。4.练功活动初期鼓励患者作手指屈伸握拳活动及上肢肌肉舒缩活动;中期开始作肩、肘关节活动,如小云手、大云手等,活动范围逐渐增大,但不宜作前臂旋转活动。解除固定后作前臂旋转活动;如反转手等。5.中成药(1)口服中成药:复方丹参片、伤科接骨片、接骨七厘片等。(2)静滴制剂中成药:香丹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参脉注射等。6.其他治疗多用于骨折后期的康复辅助治疗。(1)按摩可以起到活血通经、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2)熏洗具有舒松关节、疏通气血、活络止痛的功效。(三)西医治疗原则改善患肢血运,加快肿胀消退,预防合并症发生,促进骨折愈合。(四)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重建桡尺骨的良好对位,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2.手术指征包括:严重的开放性骨折、经手法复位失败者、粉碎骨折或不稳定性骨折、陈旧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3.术式选择(1)自动加压钢板固定适用横断形、短斜型、短螺旋型犬齿型等相对稳定骨折的手术固定。(2)加压钢板并拉力螺丝钉固定常用于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断端有较大骨块者,或长斜形骨折、长螺旋形骨折复位后断端不稳定者。(3)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多用于骨折局部感染或软组织条件不好,不宜夹板固定或切开钢板内固定术者。(4)普通钢板螺丝钉钢针内固定术边远地区的医院因条件所限,仍在使用这类固定方法,但这类固定材料的钢性和韧性较差,有逐渐淘汰的倾向。(五)围手术期的处理1.手术前(1)了解骨折的受伤原因,排除其他器官受伤的可能性。(2)密切观察伤肢的血运,促进肿胀的消退。(3)及时处理影响骨折治疗的内科病。2.手术后(1)密切观察术后伤肢的血运、感觉和运动,妥善引流伤口积血。(2)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3)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4)积极调整全身机能状态,促进康复。

本搜索引擎只做信息搜索使用,仅供医生和患者参考,处方用药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尺、桡骨干双骨折...”相似的文章

更多>>

桡骨干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疾病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 X线摄片显示在桡骨下1/3交界处,横形或短斜形骨折,多无严重粉碎。如桡骨骨折移位明显,下尺桡关节将完全脱位。在前后位X线摄片上,桡骨短缩,远侧尺桡骨间距减少,桡骨向尺骨...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