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30 16:35:29 来源:qikan.shouxi.net
,首席医学网目前收录有300多种中文权威医学杂志,提供免费全文阅读,实现全文检索,提供医学论文的免费查询、论文阅读、论文下载,医学论文写作技巧,以及在线投稿
作者:刘树伟作者单位:435000湖北黄石,黄石市中医院
加入收藏夹向本刊在线投稿【关键词】桡骨小头半脱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儿童最常见的损伤,多由牵拉上肢所致。笔者从2004年6月~2005年6月,采用手法复位治疗桡骨小头半脱位5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50例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大5岁,最小1岁。1~2岁19例,3~4岁29例,4岁以上2例;其中左侧28例,右侧22例。均为牵拉造成的损伤。就诊时间,最长2天,最短30min,其余的均在2~3h内就诊。
1.2临床特点患肘呈半屈曲旋前位,紧贴胸壁,不敢活动,拒绝旁人触摸,桡骨小头处有压动,X线检查无异常。
1.3治疗方法家长抱住患儿坐于膝上,医者一手握住患儿腕部,一手握住肘部,拇指置于桡骨头处,然后徐徐纵向牵引,片刻后行前臂外旋挤压屈肘,这三个连续手法完成后,术者拇指处有“格登”感,小儿疼痛症状立即消失,伤肢可以自由活动。
1.4结果全组病例均采用此法复位,成功率100%,无任何副损伤。
桡骨小头半脱位多见于4岁以下儿童,常由牵拉上肢引起,故又称“牵拉手”。发病机理除牵拉伤外,还有解剖因素。多数学者认为,小儿桡骨头发育不完善,头、颈周径等粗。甚至有的头小于颈,加上环韧带、关节囊比较薄弱,当上肢突然牵拉时,肘关节处于过伸位,环韧带滑出桡骨头,关节囊嵌入肱桡关节之间,阻碍桡骨小头回复原来位置,于是形成桡骨小头半脱位。
本病诊断、治疗并不困难,全组病例均采用外旋挤压屈肘法复位,一次成功者47例,另3例因青年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见局部不红不肿,X检查又无异常。当一般损伤处理,直到第2天复诊时方予以纠正。因此,笔者认为,在5岁以下小儿伤肢有牵拉史,肘部疼痛不敢活动者,应考虑桡骨小头半脱位,并试行手法复位,以免延误治疗。本损伤X线检查无临床意义。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