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30 20:25:55 来源:journal.shouxi.net
,首席医学网目前收录有300多种中文权威医学杂志,提供免费全文阅读,实现全文检索,提供医学论文的免费查询、论文阅读、论文下载,医学论文写作技巧,以及在线投稿
作者:张伟民
加入收藏夹【关键词】腹泻综合征,口炎性;吸收不良综合征;诊断;治疗
【关键词】腹泻综合征,口炎性;吸收不良综合征;诊断;治疗
患者,女性,64岁。口腔及舌痛3年余,不能进食甜、酸、冷、热等食物,胃纳减退。2年来腹泻,每天3~6次,呈黄色或灰白色泡沫稀糊状,有恶臭味。曾多次就诊予以对症处理,症状无好转。入院前3月卧床不起。体检:推车入室,极度消瘦,体重32kg,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口角轻度糜烂,舌质红、柔嫩,舌苔光剥。心、肺、肝、脾(-),腹部未扪及包块,两下肢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Hb48g.L,RBC0.79×1012.L,MCV112fl,MCH36pg,MCHC320g.L,WBC及PLT正常。大便常规见大量脂肪滴,大便虫卵及隐血均(-)。肝肾功能正常,T3、T4、TSH正常,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5.3mmol.L,30min6.1mmol.L,60min5.9mmol.L,120min5.6mmol.L,180min7.2mmol.L。血清叶酸4.54nmol.L(正常值6.81~38.59nmol.L),维生素B12146.52pmol.L(正常值148~703pmol.L)。骨髓涂片示: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2.1∶1,红系呈明显巨幼样改变,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见到多核巨核细胞。诊断口炎性腹泻综合征。予低脂饮食,补充高热量,氨基酸、叶酸、维生素B12、多种维生素、小剂量强的松口服等治疗,症状明显减轻,贫血逐渐纠正,Hb达102g.L,体重明显增加,住院50天后出院。
口炎性腹泻综合征在上海地区极为少见,本综合征是一种小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该综合征又称吸收不良综合征,可分为非热带口炎性腹泻(非热带性脂肪泻)、热带口炎性腹泻(热带性指肪泻)及Whipple病。其特点是以脂肪为主的吸收不良和小肠运动差异及巨幼细胞性贫血。非热带口炎性腹泻国内发病率不高,本病目前认为麦粉中的麦胶蛋白缺乏为本病的致病因素,典型表现为脂肪泻、消瘦、贫血、衰竭及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缺乏[1]。热带口炎性腹泻常见于热带地区,我国亚热带地区曾见散发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食欲不振、贫血、体重下降,各种营养物质吸收不良表现,口炎、舌炎,巨幼细胞性贫血、低蛋白血症较为突出。实验室检查示巨幼细胞性贫血,低蛋白血症,血清叶酸、维生素B12低下,24h粪脂肪测定、D-木糖试验异常。Whipple病又称肠源性脂肪代谢障碍症,可能是一种病原菌(Whipple菌)感染性疾病,多见于40~60岁男性,临床特征先有多发性、反复发作性关节炎或关节痛,伴发热。数年后出现腹泻、脂肪泻,并出现典型吸收不良综合征表现[1,2]。从本患者治疗过程中饮食未予去麦胶食物,饮食仍以米饭、馒头、面条等为主,经综合治疗后症状消失,考虑本患者为热带口炎性腹泻综合征。本病的诊断要点为:(1)大量灰白色、泡沫状、恶臭味脂性便,粪脂肪增加;(2)体重减轻,多种维生素缺乏,巨幼细胞性贫血,低蛋白血症,临床伴有舌炎、唇炎、口角炎、头晕、乏力、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粗糙等;(3)肠道吸收葡萄糖、维生素及脂肪功能不良,OGTT曲线平坦;(4)小肠X线检查呈“营养缺乏”型。本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基本符合上述特点,治疗收到明显疗效。
1方圻,主编.现代内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937.
2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主编.实用消化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580-589.
作者单位:200090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