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编号10145651至10145700间共50条。
10145651:Shy-Drager综合征所致的头痛有何特征?
Shy-Drager综合征是1960年由Shy及Drager首先描述的一组以直立性低血压为主的植物神经功能不全、表现为中枢神经受损的临床症状。SDS的完整表现为:①直立性低血压。②大小便障碍。③出汗减少。④眼球运动障碍。⑤动作缓慢,肌肉僵直,肢体震颤。⑥步态不稳,四肢协同动作消失。⑦阳萎。⑧四肢末端肌萎缩。⑨肌电图或肌活检检查示存在前角细胞的损害。当患者早期隐袭起病,呈进行性加重,家人没有人患同样疾病,而且已排除可引起小脑、锥体外系的症状的其他疾病后...查看详细(685字节)
10145652:睡眠呼吸障碍性高血压及过度换气综合征引起头痛吗?
睡眠呼吸障碍与脑血管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般来说,40~60岁正常人睡眠中最多只有每小时9次或每夜小于30次的呼吸暂停,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在睡眠时间则有反复发作性的呼吸暂停,每次超过10秒,每夜发作在30次以上。此症多见于中年以上的肥胖男子,约60%~80%的人伴有高血压。心电图可以发现各类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停止、窦房阻滞、房性早搏、房颤、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等,临床表现除了睡眠时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外...查看详细(1993字节)
10145653:震颤麻痹的患者会发生头痛吗,空蝶鞍综合征如何引起头痛?
震颤麻痹是一种锥体外系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多发生于50~60岁之间,发病率比较高。震颤麻痹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黑质致密区神经元的严重缺失和变性,类似的变化也见于蓝斑、迷走神经背核、丘脑下部、中缝核、交感神经节等。震颤麻痹的临床特征是肢体震颤、身强直、运动减少;另外常见的临床症状有手指运动笨拙,步行时手臂摆动协调运动差,走路时呈碎步、前冲,躯干前倾,抑郁,记忆力减退等等。震颤麻痹的病人头痛发生率很小但偶尔也可出现...查看详细(1898字节)
10145654:结节性多动脉炎会引起头痛吗?
结节性多动脉炎可以引起头痛。结节性多动脉炎是原因不明的累及中小动脉的炎症性疾患,主要病理变化为中小动脉各层的
水肿、渗出,继而白细胞浸润,最后弹力纤维破坏、断裂、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血管闭塞,甚至血栓形成。本病可在任何年龄发生,但以20~5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4∶1,主要症状为发热、腹痛、皮疹、心动过速、体重减轻等;典型病例为皮下有结节,如黄豆大,有疼痛或压痛,一个或多个,沿动脉排列,或不规则地聚在血管近方...查看详细(982字节)
10145655: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会不会影响到脑部血管而引起头痛?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慢性闭塞性血管炎症,病程常为进行性,一般主要侵犯肢体远端的血管,脑部血管很少累及,但也有29%的患者出现脑部症状,主要累及脑部动脉,尤其以蛛网膜下腔小动脉最为明显,早期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动脉炎有脑部表现者多见于中年男性患者,患者一般先出现诸如间歇性跛行的周围血管征,然后表现为以头痛、健忘、乏力、易疲劳为主的类似神经衰弱的脑供血不足症状,这组症状可以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后出现暂时性的反复发作的诸如肢体的
瘫痪、失语、失眠等症状...查看详细(951字节)
10145656:更年期综合征会引起头痛吗?
我们把女性45~55岁绝经期前后,男性50~60岁前后的一段时间称为更年期。更年期综合征是患者在更年期内首次出现的神经、内分泌所致的症状和情绪障碍。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只能大体说与个人素质、心理素质、社会因素、体内内分泌失调有关,有人把此归于神经症的范畴,头痛、头晕是其临床主要和常见的症状。头痛的性质和部位多种多样,除头痛外更年期患者还有许多其他涉及到各个系统的症状,如失眠、乏力、健忘、食欲减退、腹胀腹泻、便秘、心慌、胸闷、浮肿、盗汗、畏寒、四肢麻木、手抖、性欲减退、情感波动等...查看详细(1030字节)
10145657:脱髓鞘疾病如何诊治,神经纤维瘤病可引起头痛吗?
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组成的。神经元可分为细胞体和细胞突两部分。细胞体有细胞核和核周的细胞质,细胞突有轴突和树突两部分。轴突通常形成神经纤维,髓鞘是包裹在有髓鞘神经轴突外面的髓鞘膜,它是由髓鞘形成细胞的细胞膜所形成,在中枢神经系统里的髓鞘形成细胞是少突神经胶质细胞,在周围神经里则是许旺细胞。脱髓鞘疾病是一大类病因不相同,临床表现各异,但有类同特征的获得性疾患,其特征的病理变化是神经纤维的髓鞘脱失而神经细胞相对保持完整...查看详细(2232字节)
10145658:脑动脉硬化所致的头痛如何诊治?
脑动脉硬化症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系指由脑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玻璃样变性等脑动脉管壁变性所致的慢性脑机能障碍的慢性脑症候群。大量研究证实,脑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90%以上的老年人都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的病因是多方面的,高血压、高血脂、动脉壁的长期痉挛、吸烟等都可造成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通常在50岁以后逐渐起病,男性比女性多见,两者的比例约为2∶1。脑动脉硬化可引起局部或整个大脑血流量减少...查看详细(1095字节)
10145659:鼻源性头痛有何特点?
鼻科疾病常有头痛症状,其所致头痛特点大致相同,故临床上有“鼻源性头痛”之称。从解剖学上可以看出,在颅外的痛觉纤维分布较颅内广泛,具体地说,在外鼻、鼻腔及鼻窦处分布较广泛,丰富的痛觉纤维,主要是来自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和第二支(上颌支)的分支,尤其鼻腔的粘膜痛觉纤维分布更加丰富、广泛,故鼻科疾病常会有头痛症状,但患头痛者不一定皆由鼻病引起。鼻源性头痛的特点一般都是具有鼻病的症状,如鼻阻塞、各种鼻内分泌物的外溢等;其头痛多为额部钝痛或隐痛...查看详细(712字节)
10145660:鼻窦炎患者为何常引起头痛,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头痛有何特点?
患有鼻窦炎的病人,特别是患急性鼻窦炎的病人,头痛症状比较显著。其引起头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1)鼻甲、鼻道、鼻窦口及鼻窦粘膜的炎性刺激,肿胀的粘膜压迫神经末梢;(2)鼻窦内分泌物潴留蓄积后压迫神经末梢;(3)鼻窦的窦道、窦口由于充血、水肿,潴留的分泌物闭塞,窦内气体吸收,造成鼻窦内低压或真空状态;(4)细菌产生毒素刺激神经末梢。以上这些原因不但可以引起面部疼痛,而且常能反射到头部引起头痛。急性鼻窦炎病人,大都伴有头痛症状...查看详细(1688字节)
10145661:儿童为何易患鼻窦炎?
儿童鼻窦炎较为常见,其发病原因涉及多方面。(1)首先,从解剖因素上看,儿童鼻窦的窦口相对较大,且鼻腔、鼻窦粘膜较为柔嫩,感染后粘膜肿胀和分泌物的增多影响其鼻的生理功能,从而使窦口阻塞或感染易经窦口而侵入到鼻窦内。(2)机体抵抗力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及流行性感冒,易致鼻窦炎。(3)儿童先天性机体免疫机能不全,此外有变应体质者易致鼻窦炎。(4)儿童易患扁桃体炎与腺体肥大...查看详细(729字节)
10145662:心电图为什么对分析心律失常有特异性,心电图有哪几种?
在正常情况下,窦房结按其固有的频率发出激动,按一定的顺序和时间依次下传到心房、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金野纤维、心室,所到之处相应产生激动。若以上过程的某一环节发生异常或出现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节律等时即出现心律失常。如果在心律失常发作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则可发现其异常的心电图改变。因此可以讲,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心电图是一种临床上必不可少的、迅速的诊断方法。心电图可分为普通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His束电图、食管导联心电图、人工心脏起搏心电图、正交心电图...查看详细(513字节)
10145663:怎样学会初步看心电图?
心电图是由一系列的波组所构成,每个波组代表着每一个心动周期。一个波组包括P波、QRS波群、T波及U波。看心电图首先要了解每个波所代表的意义。(1)P波:心脏的激动发源于窦房结,然后传导到达心房。P波由心房除极所产生,是每一波组中的第一波,它反映了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前半部分代表右房,后半部分代表左房。(2)QRS波群:典型的QRS波群包括三个紧密相连的波,第一个向下的波称为Q波,继Q波后的一个高尖的直立波称为R波...查看详细(709字节)
10145664:心电图的正常值及意义是什么?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如下:(1)P波:呈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P波宽度不超过0.11秒,振幅不超过0.25毫伏。P波方向在Ⅰ、Ⅱ、aVF、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在Ⅲ、aVL、V1-3导联可直立、倒置或双向。P波的振幅和宽度超过上述范围即为异常,常表示心房肥大。P波在aVR导联直立,Ⅱ、Ⅲ、aVF导联倒置者称为逆行型P波,表示激动自房室交界区向心房逆行传导,常见于房室交界性心律...查看详细(3199字节)
10145665:如何分析心电图?
对于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分析,简易分析方法如下:(1)检查有否伪差现象。(2)确定基本心律:明确基本心律是窦性或异位心律,或同时存在或相互转变。(4)了解心房的激动情况:①是P波或F(f)波,或心房激动波消失;②分析P波是否正常;③测出心房率,是否正常;④将P波形态异常者挑出来,进行分析;⑤测量PP间期是否一致,找出过早或过缓出现及节律不齐者...查看详细(899字节)
10145666:如何从患者病史中了解和评价心律失常?
病史是患者病情长短、病情轻重、病程是否发展的重要记载,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诊断病因、了解病情程度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第一手资料。有时甚至是心律失常的重要指征。如心悸是心脏跳动的感觉,正常时见于强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期前收缩的病人主诉时有感觉强力心跳或期前收缩之后的间歇;心动过缓的病人可以感到心跳缓慢,心动过速的病人则常觉心悸或心慌。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患者突然发作与突然终止特别引人注意。不规律性心悸表明有心房纤颤,规律性心悸可能是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查看详细(1140字节)
10145667:心律失常患者应做哪些体格检查?
心律失常患者的体格检查除常规体检外,更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触脉搏:首先是触桡动脉搏动情况,以了解是否规整及快慢速度。有无特征性脉搏(应以颈动脉做为评估对象)。并应注意脉搏的对称性。(2)心脏四诊检查①望诊:对于形体较瘦、中等身材的人,可于平卧时视到隐现的心尖搏动。但胸廓畸形(包括胸部凹陷、扁平胸、直背综合征――胸脊柱背曲消失)可压迫心脏,使心尖搏动侧移,给人以心脏扩大的假象...查看详细(970字节)
10145668:普通心电图在心律失常检查中作用如何?
普通心电图是方便、易行的、普遍被使用的心律失常检查仪器。用它来判断左、右心室肥大,左、右心房增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期前收缩、以及阵发性心动过速及非阵发性心动过速、并行心律、反复心律、非特异性ST、T变化、心肌梗塞等。尤对心肌梗塞及心律失常的分析,心电图已成为临床上必备的检查手段。且因诊断较迅速、费用不高,而能被普遍的人接受,现已普及应用。...查看详细(387字节)
10145669:如何运用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
当在运用心电图做诊断时,需要首先注意检查导联标记是否写错或贴错。其次检查定准电压是否准确及检查阻尼是否适当。阻尼就是控制心电图记录器本身在心电流中断后继续振荡的作用(阻尼不足可使心电图的R波增高或S波加深;阻尼过度可使R波降低,S波减少或消失,ST段呈弧形上升或下移)。最后检查各导联心电图有无伪差。完成上述各项检查后,便可依次分析各导联心电图(心律、心率、R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T波、QT间期、u波、平均心电轴)...查看详细(1071字节)
10145670:电生理检查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地位?
心脏电生理检查是以整体心脏或心脏的一部分为对象,记录心内心电图、标测心电图和应用各种特定的电脉冲刺激,藉以诊断和研究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对于窦房结、房室结功能评价,预激综合征旁路定位、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的机理研究,以及筛选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拟定最佳治疗方案,均有实际重要意义。通过电生理检查可以使从实践中得出的理论和认识得到进一步证实和否定。从而提高诊断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使治疗措施更为合理、有效...查看详细(594字节)
10145671:运动试验检查心律失常有何意义?
运动试验是通过运动增加心脏工作负荷,观察心电图变化,以判断冠状循环功能的一种测试方法。据1974年全国
冠心病、高血压病普查预防座谈会修订的运动试验判定标准,第一项第4条,运动后出现下列任何一种心律失常者:多源性室性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窦房传导阻滞、窦性静止、房室传导阻滞(Ⅰ、Ⅱ、Ⅲ度)、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左束支分支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心室内传导阻滞者;第二项第5条,运动后出现频繁室性期前收缩...查看详细(530字节)
10145672:动态心电图对检查心律失常有何意义?
动态心电图是应用随身佩带的小型心电记录仪,长时间连续记录受检者在不同体态下的心电图。又称Holter心电图、Holter监测、活动心电图。在心律失常的检查中,对各种心律失常的检出和诊断均有帮助,尤其对短暂性心律失常更为有用,可以准确地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频率、持续时间、程度,以及与受检者活动情况的关系等,与普通心电图相比明显地占优势。...查看详细(328字节)
10145673:经食道心房调搏对诊断心律失常的意义是什么?
经食管心房调搏导联心电图,能很好地显示P波,对区别房性与室性心动过速,极为有用。常用于评价窦房结的功能,对房室结双径传导及预激综合征等进行电生理研究,以及筛选治疗心律失常的最佳药物也有一定帮助,而且设备要求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适合于基层医院普及应用。测得的各项心电参数与心内刺激法所得的参数相关性良好。对于房室传导功能的评价,以及对房室传导阻滞和旁路的定位,尚处于探索阶段。...查看详细(385字节)
10145674: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如下:(1)P波顺序出现,P波在Ⅰ、Ⅱ、aVF、V3-V6导联中直立,在avR导联中倒置,P波大小形态正常。(2)PP间期在0.12~0.20秒之间,而且恒定。(3)频率60~100次/分(成人)。(4)PP间距相差<0.12秒。临床心电图上,一般依据P波方向正常,规则出现,即可诊断为窦性心律。...查看详细(332字节)
10145675: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电图特征如下:(1)P波顺序出现,P波在Ⅰ、Ⅱ、aVF、V3-V5导联中直立,在aVR导联中倒置。(2)P-R间期在0.12~0.20秒之间。(3)P-P间期>1.0秒,即心房率<60次/分(成人)。(4)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查看详细(246字节)
10145676: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如下:(1)P波具有窦性心律的特征。(2)P-R间期在0.12~0.20秒之间。(3)心率超过100次/分,1岁以内超过140次/分,1~6岁超过120次/分,6岁以上与成人相同。成人一般可达150次/分,PR略有不齐但常<0.12秒。(4)可能出现的其他改变。①P波高尖,以Ⅱ导联为明显。②T-P融合,造成S-T段假性下移...查看详细(384字节)
10145677: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1)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电图特征如下:①P波具有窦性心律的特征。如:PⅡ、aVF、V3-V6直立,PaVR倒置。②P-R间期0.12~0.20秒,如合并房室传导延缓可>0.20秒;合并预激综合征则0.12秒。(2)窦性心律不齐的分型:根据图形改变特点可把窦性心律不齐分为下列几型:①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一类型最常见,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是一种生理性表现。心律不齐与呼吸周期有关...查看详细(1129字节)
10145678: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如下:(1)P波呈窦性特征。(2)P波在同一导联中的表现是大小、形态略有差异,但P波的方向没有改变。(3)P-P间期互差>0.12秒以上。(4)P-R间期>0.12秒,可有轻微差异。...查看详细(210字节)
10145679:心房内游走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心房内游走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如下:(1)在同一导联中P波形态有差异,P波由直立转为低平、低小、平坦、倒置、循环出现。(2)P-R间期可有不等,但均>0.12秒。(3)P-P间期不等。...查看详细(182字节)
10145680:窦房结-交界区游走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窦房结-交界区游走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如下:(1)在同一导联中,P波大小、形态及方向逐渐发生变化,由“窦性P波”渐转为“交界性P波”。(2)P-R间期亦由>0.12秒逐渐缩短为<0.12秒。出现逆行P波,并且P-R间期<0.12秒时,表示节律点已转入房室交界区内。(3)P-P间期不均齐。一般规律是节律点位于窦房结内时频率较快,转入交界区时频率较慢。...查看详细(335字节)
10145681:窦性停搏的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窦性停搏,又称为窦性静止,其心电图特征如下:(1)心电图上出现较长的P-P间歇,此间歇与短P-P间歇不成倍数及整数关系。(2)轻度的窦性停搏及长时间的窦性停搏较难诊断。(3)在窦性停搏期间可出现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及逸搏心律等心律失常。...查看详细(239字节)
10145682:寒凝心脉心律失常的治则,如何治疗?
寒凝心脉心律失常在治疗上宜抓住寒凝胸中,血运失常特点。故治则为:祛寒活血,宣痹通阳。方用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当归15g,桂枝15g,白芍12g,细辛6g,甘草10g,通草10g,大枣10g。方用桂枝、细辛温阳散寒,通阳止痛;当归、白芍,养血活血;白芍与甘草合用能缓急止痛;通草入经通脉,大枣健脾和营。共奏祛寒活血,通阳止痛之功。若疼痛发作较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可用乌头赤石脂丸:乌头12g...查看详细(540字节)
10145683:饮停胸胁心律失常的治则,如何治疗?
饮停胸胁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是除去水饮。故治则是攻逐水饮,利水安神。方用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合香附旋覆花汤(《温病条辨》):葶苈子12g,大枣12g,香附10g,旋覆花10g,苏子霜12g,薏苡仁20g,半夏10g,茯苓15g,陈皮12g。方中葶苈泻肺行水,大枣补中,使水去而不伤正。香附、旋覆花善通肝络而逐胁下之饮;苏子、杏仁降肺气以化饮;陈皮、半夏、茯苓、薏苡仁理气化饮渗湿。两方一行胸中之水饮,一逐胁下之水饮...查看详细(506字节)
10145684:食滞胃脘心律失常的治则,如何治疗?
食滞胃脘心律失常的治疗,以除去宿食积滞为主。其治则是:消积化滞,积胃宁心。方用保和丸(《丹溪心法》):神曲15g,山楂20g,茯苓15g,半夏15g,陈皮12g,莱菔子12g,连翘10g。方中用山楂消一切饮食积滞,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消食健脾,以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下气,消谷面之积。半夏、陈皮行气化滞,和胃止呕。茯苓健脾和中止泻;因食积易于化热,用连翘清热而散结。诸药协力,使食积得化,胃气得和。加石菖蒲10克...查看详细(671字节)
10145685:肝郁化火心律失常的治则,如何治疗?
肝郁化火心律失常,宜直折火势。故治则是疏肝泄热,镇心安神。方用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加味:龙胆草10g,栀子10g,黄芩10g,柴胡12g,生地15g,车前子12g,泽泻10g,木通10g,当归15g,甘草6g,朱茯神12g,龙骨20g,石决明20g。方中龙胆草泻肝胆实火,黄芩、栀子泻心肺之火,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使湿热从水道排出。当归、生地滋阴养血,使火泻而不伤阴血。柴胡引诸药入肝胆而散郁火...查看详细(485字节)
10145686:心火亢盛心律失常的治则,如何治疗?
心火亢盛心律失常主要是心火所引起。故治则是清心泻火,镇心安神。方用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加味:生地15g,木通10g,淡竹叶10g,甘草10g,黄连10g,苦参10g,石决明20g,龙齿20g。方中生地滋阴凉血以制心火,木通清心经之热,利小便使心火从小便出,甘草可清热解毒,以调和诸药。所加之黄连、苦参均能清心泻火,宁心止悸;石决明、龙齿镇心安神。全方共奏清心泻火,镇心安神,宁心止悸之效。若偏于眠差心悸者...查看详细(435字节)
10145687:心肾不交心律失常的治则,如何治疗?
心肾不交心律失常为心火不能不降,肾水不能上潮,水火不济所致。故其治则是交通心肾,宁心止悸。方用交泰丸(《医方集解》):黄连10g,肉桂5g。方中黄连清心降火,少佐肉桂引火归元。使心火下济,肾水温煦即能上潮,水火济既,心肾交通而可心宁悸止。同时还可予交泰丸方中加入夜交藤20g,酸枣仁12g,茯神15g,以养心安神。如果心肾不交偏于心阴虚者,可加用天王补心丹;如偏于
肾阴虚者,可加用六味地黄丸。...查看详细(387字节)
10145688:阴虚阳亢心律失常的治则,如何治疗?
阴虚阳亢心律失常为阴阳平衡失调所致。故治则是滋阴潜阳,宁心安神。方用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加味:熟地15g,丹皮10g,山萸肉12g,山药10g,茯苓12g,泽泻10g;菊花10g,龟板胶12g,石决明20g,龙骨20g,牡蛎20g。方中熟地滋肾阴,益精髓;山萸肉酸温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泽泻泻肾降浊,丹皮泻肝火,茯苓渗脾湿。六药合用;三补三泻,重在补肾阴为主。加入龟板滋阴,菊花、石决明、龙骨、牡蛎平肝潜阳...查看详细(439字节)
10145689:中医治疗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的验方有哪些?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引起心悸的单验方较多,常用的有:(1)苦参20g,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周为一疗程。临床用于心悸而脉数者。(2)苦参制剂:苦参20g,益母草20g,炙甘草15g。水煎服,每日一剂,每剂煎两次。一周为一疗程。适用于心悸而脉数的患者。(3)定心汤:龙眼肉30g,酸枣仁15g,山萸肉15g,炒柏子仁12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生乳香3g,生没药3g。水煎服...查看详细(778字节)
10145690: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单味药研究有哪些?
近年来,对于中药单味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较多,经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报告,对不同的心律失常具有作用的药物有:对各类过早搏动均有效的药物:室性早搏――山楂、黄连、茵陈、常山、万年青、苦甘草、半夏、苦参、羌活。房性早搏――元胡索、山楂、汉防己、黄连素、茵陈、常山、万年青、半夏、苦参。结性早搏――元胡索、常山、山楂。心房颤动――山楂、汉防己、万年青、甘松、元胡索、常山、石菖蒲、茵陈...查看详细(575字节)
10145691:附子Ⅰ号治疗Sss的作用是什么?
附子Ⅰ号,是人工合成附子的一种活性成分消旋去甲乌药碱。其实验结果表明:去甲乌药碱有很强的生理活性。从附子Ⅰ号对实验性家兔窦房结病和实验性小鼠缓慢心律失常的影响来看,观察到本药可有提高心率,恢复窦性心律,使STT改变,恢复正常的作用,与异丙基肾上腺素近似,但较后者稳定。希氏图也证明它可缩短AH间期,说明其主要对窦房结部位的传导有改善作用。静脉滴注附子Ⅰ号,具有改善房室传导、增强窦房结自律性,增快心律...查看详细(433字节)
10145692:治疗心肌炎引起的心律失常如何选方?
心肌炎引起的心律失常,属祖国医学的“心悸”、“胸痹”范畴。心悸又是“惊悸”和“
怔忡”的总称。本病外因多为时行疫气或风寒、风热之邪乘劳累过度时外袭人体而发病。内因为心血不足,阴血虚耗而致病。本病中医治疗时分急性期和慢性期二大类型:(1)急性期①风热外感型症状:突然发热咳嗽,心悸烦躁,胸闷、胸痛,甚或喘憋不适,乏力倦怠以活动后加剧明显,眠差纳少,溺黄便干结...查看详细(2400字节)
10145693:哪些中成药可以治疗心肌炎引起的心律失常?
心肌炎到了恢复期仅有心悸,胸闷,乏力不适,心电图正常或有轻度STT改变,轻度心肌缺血,轻度心律失常等情况时,以调养善后为主。此时选用中成药治疗,既方便,又经济,且效果可靠。(1)归脾丸(《济生方》)方药组成: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远志、当归、甘草。功能: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临床应用:心肌炎恢复期因思虑过度,劳心伤脾所致的体倦少食,心悸怔忡...查看详细(1272字节)
10145694:用中药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有何特点,如何选方?
老年人所患的心律失常,多为气血不足,阴阳亏虚、气虚血瘀、痰瘀阻络等引起。临床表现多见不足和虚损的症候。因此,用中药治疗时多用补益气血,滋阴补阳之类法则治疗。中药治疗心律失常时毒副作用少,安全度较大,但作用发挥也较缓慢,多需长期使用,才会逐渐显出效果。(1)窦性心动过速:多用滋阴补肾,养血安神宁心法。临床多用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生地15g,人参6g,丹参15g,玄参10g,茯苓15g,五味子10g...查看详细(1784字节)
10145695:中药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应注意些什么?
(1)心律失常,器质病变。老年人的心律失常,多数是由心脏本身器质性病变如冠心病、心肌病、风心病等引起。在治疗上难度较大,一时难以见效。故在选择中药治疗时,原来服用的西药不宜马上停用,最好在服用一段时间中药后,感觉比单一用西药时症状有明显减少、减轻时,可考虑逐渐分阶段减少西药用量,最后达到逐步停用西药的目的。在用中药治疗期间宜定期做心电图检查,以便和没有用中药前作比较。这样有利于观察效果,决定减、停西药...查看详细(2108字节)
10145696:万年青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及适应症是什么?
万年青为百合科植物万年青的根茎及根。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微寒。归肺经。功效:强心利尿,清热解毒,止血。临床应用:临床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水肿及咽喉肿痛、咯血、吐血等。现代研究:万年青含有万年青总甙(万年青甙甲、乙、丙等混合物)。用其总甙治疗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通过临床观察,表明效果较好。其作用机理能延长心肌绝对不应期,降低应激性,抑制心脏异位兴奋灶...查看详细(940字节)
10145697:羌活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及适应症是什么?
羌活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羌活及同属植物宽叶羌活或川羌活的根茎及根。性味归经:味苦,性温。归膀胱、肾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临床应用:(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证。(2)用于风寒湿邪所致的肢体疼痛。现代研究: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表明,本药可能有降低心肌的兴奋性和自律性作用,还对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有一定影响...查看详细(512字节)
10145698:茵陈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及适应症是什么?
茵陈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陈蒿的幼苗。性味归经:味苦,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功效:清利湿热,退黄疸。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退黄疸。其次,还可用于湿疹瘙痒。有清热利湿退黄疸之功。现代研究:菊科茵陈去根幼苗、花及果中含有6,7-二甲氧基香豆素(Scopa-ron),即七叶亭二甲醚,具有温和降压和对抗实验性心室颤动作用。能使离体心室纤颤兔心冠脉流量明显增加,并使其恢复节律收缩...查看详细(541字节)
10145699:檀香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及适应症是什么?
檀香为檀香科常绿小乔木檀香的干燥木质心材。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功效:理气调中,散寒止痛。临床应用:多用于寒凝气滞所致的胸腹疼痛及胃寒作痛、呕吐清水等证。其次,近年常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具有气滞血瘀之证者,有活血行气作用。现代研究: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实验证明,檀香溜油对四逆汤及北五加皮中毒所致心律失常有良好的拮抗作用。...查看详细(358字节)
10145700:灵芝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及适应症是什么?
灵芝为一类大型真菌。中医和民间用来治疗心律失常所致心悸已有2000多年历史。临床研究认为,对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冠脉血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方面有较好作用。可用于冠心病伴心律失常者。...查看详细(178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