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瘙痒症

e>各说各话:全流通“瘙痒症”

时间 : 2009-11-30 01:35:33 来源:business.sohu.com

[摘要]

各说各话:全流通“瘙痒症”2004年1月13日09:51 来源:[信息早报]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第八届2004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众多官员、学者以及市场人士就我国资本市场的全流通之路展开了一轮激烈的大讨论。全流通问题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普通投资者都有怎样的看法呢?

  雪雕:全流通是好事,如果快些解决,将是重大利好!如果久拖不决,我认为中国股市会像得了慢性病,弄不好会被拖垮。

  花仙子:股市才反弹几天啊?全流通“瘙痒症”又开始了!专家啊专家,就不能让广大股民过几天安宁的日子吗?

  无双:目前全流通还不是时候,因为市场依然没有达成共识,资金量也肯定不够。当务之急是发新股不能再设不流通股而应全流通,避免人为扩大这一问题,此外严把上市质量关,讲求股市三公诚信是必不可少的。惟有这样才能吸引全民资金入市,从而托起中国经济明天大发展的太阳。

  鱼儿:同股不同价,又要同样流通,是否合情、合理、合法?如果没错,就继续发新股;如果有错,就要立即停发新股,并要更正已往的错误。我们总不能说,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就这样算了吧?你就受点委曲吧?

  瓶中精灵:用一股独大吓唬人,全流通就没一股独大了,非也,会更严重!有钱的会越有钱,小股民会更弱小。在发行价,发行市盈率等没有和国际接轨之前,只要全流通,不管什么方案,都是利空!

  赌市有风险:无论如何做,都不应回避高益价发行的国际错误,都必须保证结果不应让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受损失,因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不应对规则的改变负任何责任,他们是无辜而高尚的!

  子超:我们支持全流通,重要的是管理层必须寻求市场方方面面参与主体的利益平衡点,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全流通设计,而不是以牺牲弱势地位群体如流通股股东的权益为手段,就定能寻找到多赢的全流通方案。

  股市新手:为什么非流通股不可以按净资产以IPO价折股,这一对股市有利,对非流通股公平的方法为什么不采用?采用此法如果非流通股觉得不合算你不抛售就是了,这个你难道不会吗?只怕你对自己没有信心,等不到一个好价钱吧。这一方法当然是要逼迫你把企业办好哟,这对国家当然是最有利的!

  磨刀人:人保在香港上市,发行价1.8港元,全流通,当日收盘2.45港元,为什么成功?就是因为发行价低(市盈率11倍),发行股数多,就这么简单!我们学者为什么不谈曾经高益价发行的历史错误!

  笨笨王子:一只股票在美国、英国、香港发行时如相当人民币2元,在大陆发行则最少5元。同股享受的同样的权利,为什么我们就要多花钱申够?中国股市和国际股市的最大差别是高益价发行,盲目多圈钱并且非流通股不能流通,因此要和国际接轨必须把发行环境进行回归。

  童言无稽:刚刚好像某个权威部门表过态,近几年不实行“全流通”,音犹在耳,怎么今天又有人跳出来说火烧眉毛了?好可笑――这么多年的问题了,又没好的方案,老百姓都在用脚投票也无庸质疑了,为什么就不能暂缓一下?关系到民生的大事情,还是应慎之又慎吧!

  温柔一刀:全流通的问题应该由国家有关部门慎重考虑后正式提出实施,不准任何人随便什么时候就信口雌黄,扰乱市场!股市稍微好一点,就出来狂叫,既然你是诸葛亮,在设计之初你干什么去了?

  套牢一族:自2001年8月以来,股市经历了连续的暴跌,每次大幅暴跌都伴随着国有股减持、增发流通股、全流通等,1月9日的暴跌又是全流通在作怪!我就纳闷了,怎么股市一有点起色,一些所谓的专家就发起全流通大讨论,每一次大讨论股市都会大跌,你们还让们股民活吗?

  魔之丈:如果全流通方案不利于二级市场,不利于流通股东,我们就用脚投票,抛售股票,让二级市场股票都低于净资产(这方法是被逼出来的,是一种无奈),你国有股爱减给谁减给谁,让他永远不能上市流通。

  忍者为王:全流通有什么问题?不是全流通又有什么问题?很简单,规定全流通中原国有股第一次转让不能在股票市场上转,只能通过协议转让,并且价格需要以市场价格做参考不就完了吗?

  蓝鸟一号:A欠B一大笔债,A有权,整天嚷着要与B双赢,这种讨论会有双赢的结果吗?骗谁?!即使按净资产减持也应该补偿,只有广大的“散户”受益并得到补偿才能叫多赢!既然想套现,就要付出代价,这是市场规律,否则就搁置下去吧。

2003十大新民企领袖 2004中国新视角高峰论坛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e>各说各话:全流...”相似的文章

更多>>

瘙痒症疾病

确切的病史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疾病过程。认真全面的检查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评估原发和继发性损害、分布状况、皮肤的干燥情况及系统性疾病的皮肤体征。 全身体格检查包括淋巴结、肝脏和脾脏等。评价不明原因全身性瘙...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