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森林脑炎

小心“森林脑炎”

时间 : 2009-11-30 21:02:35 来源:pxqd.5d6d.com

[摘要]

爬行青岛 8.30日晚......难得偷闲看了会儿电视,cctv-10的一个科学节目,报导了一个小孩被蜱叮咬后,得了森林脑炎的发展和治疗过程.........看后心里确实有些后怕,因为 ... - Discuz! Board

8.30日晚......难得偷闲看了会儿电视,cctv-10的一个科学节目,报导了一个小孩被蜱叮咬后,得了森林脑炎的发展和治疗过程.........
看后心里确实有些后怕,因为......以前在温室工作的时候,那里的几只看门狗身上常有这类东西,好在我并不喜欢和他们“亲热”;有次为了栽花去树林挖土,那可是冬天呀,在家换土时有个扁扁的蜱在我裤子上爬行,好在及时发现;哎,还有现在野采采虫....老往树林和山里钻,难免会碰倒这些小东西,本以为给人类传播疾病的虫子只能靠文明社会的人群逞凶,没想到大自然的这片净土,竟然也会有“人类的克星”森林脑炎,看来我以后“接触自然”的时候可要小心喽..........
:Q:Q
网络的图片,大致就这德行.......饥饿的状态

吸饱血的状态


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本病多见于森林地带,流行于春、夏季节,病人常为森林作业人员。森林脑炎病毒寄生于松鼠、野鼠等血液中,通过吸血蜱叮咬传播给人。本病潜伏期为8-14天。起病时先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神志往往不清,并有颈项强直。随后再现颈部、肩部和上肢肌肉瘫痪,表现为头无力抬起,肩下垂、两手无力而摇摆等。如症状好转则体温在一周后降至正常,症状消失。恢复期较长,可留有瘫痪后遗症。本病主要是对症处理。瘫痪后遗症可用针灸、推拿等治疗。森林作业人员要防止蜱叮咬接种森林脑炎疫苗,可以预防本病。
森林脑炎病毒属于虫媒病毒乙群,为RNA病毒,可在多种细胞中增殖,耐低温,而对高温及消毒剂敏感,野生啮齿动物及鸟类是主要传染源,林区的幼畜及幼兽也可成为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由于硬蜱叮咬。人群普遍易感,但多数为隐性感染,仅约1%出现症状,病后免疫力持久。本病分布中、苏、捷克、保加利亚、波兰、奥地利等国。我国主要见于东北及西北原始森林地区。流行于5~6月份,8月后下降。多散发,林区采伐工人患病比较多。潜伏期7~21日,多数10~12天。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小心“森林脑炎”...”相似的文章

更多>>

森林脑炎疾病

1.血象 :多数患者白细胞总数升高,多在(10~20)×109/L之间,分类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可高达90%以上。 2.脑脊液检查 :色清,透明,脑脊液压力 增高,细胞数增多,在(50~500)×106/L之间,以淋巴细胞...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