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

时间 : 2009-11-30 23:10:56 来源:www.safehoo.com

[摘要]

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多见于我国东北及西北的原始森林地区,每年4月末开始出现病例,6月达高峰,7月份开始下降。来自非疫区从事林区工作的人员易受感染,以20-39岁青状年多见。

本病病原体是一种嗜神经性虫媒病毒,只存在于自然疫源地,病毒寄生在鼠类血液中,蜱是传播媒介,蜱叮咬受感染的鼠,吸入带病毒的血液再叮咬别的动物或人,就可能使被叮咬者感染该病。在疫源林区工作的工人,勘测、筑路、采药等人员均有感染此病机会,人感染后不会成为传染源,受感染的人部分可没有或只有轻微症状,少数人可出现明显的高热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并常留下终身后遗症。

【临床诊断要点】

一、有疫源地职业接触史,发病季节进入疫区工作;

二、潜伏期10-15天,最短7天,最长30天,发病急骤;

三、临床分型:

(一)重型:突然高热40℃以上,伴头痛、脑膜刺激征昏迷、颈肌、上肢肌瘫,或上行性麻痹及半身轻麻。

(二)中型:高热、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肌瘫痪

(三)轻型:起病缓慢,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耳鸣、食欲不振等一般感染症状和脑膜刺激症状

(四)钝挫型:轻度头痛伴恶心、呕吐、体温约38℃。

四、实验室检查:

(一)血WBC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可达90%。

(二)脑脊液压力稍高,细胞总数一般为0.2×109/L,以淋巴细胞为主,生化检查在正常范围。

(三)IgM测定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四)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可作为回顾性诊断。

【伤残等级与劳动能力丧失程度评定】

本病各型经治疗后一般可痊愈,少数重症病人可留有终身伤残。肌肉萎缩和麻痹是本病最严重的后遗症。评残标准请参考减压病的有关内容。

(安全管理网)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森林脑炎”相似的文章

更多>>

森林脑炎疾病

1.血象 :多数患者白细胞总数升高,多在(10~20)×109/L之间,分类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可高达90%以上。 2.脑脊液检查 :色清,透明,脑脊液压力 增高,细胞数增多,在(50~500)×106/L之间,以淋巴细胞...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