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伤寒与副伤寒

"副伤寒 "

时间 : 2009-11-30 08:07:24 来源:zhongyi168.com

[摘要]

副伤寒 - 中国-河南省-郑州名医,郑州知名中医-三元医学理论创始人武学文,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中医理论研究功底深厚,用中医药治疗肿瘤、血液病(白血病、再障)高血压、糖尿病、肝病包括各类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效

【概述】

  副伤寒包括副伤寒甲,副伤寒乙和副伤寒丙,其病原分别属沙门菌A,B和C组,生化特性类似伤寒杆菌,而菌体抗原和鞭毛抗原的成分不同。副伤寒丙有Vi抗原。各种副伤寒杆菌在自然条件下只对人有致病作用。

  【流行特征】

  流行病学特点与伤寒相同。易经食品传播,常呈地方性流行,也可散发,但发病率较伤寒低得多。小儿副伤寒相对多见,其中以副伤寒乙占多数。成人中副伤寒甲较多。某些地区副伤寒丙发病率较高,可能与伤寒菌苗中不含副伤寒有关。

  【发病机制】

  副伤寒的病理变化与伤寒相仿。肠道病变较少而表浅,故肠出血或穿孔的机会少。但胃肠炎型者肠道炎症病变却较明显而广泛,常侵及大肠。败血症副伤寒常有骨,关节,脑膜,心包,软组织等处化脓性迁延性病灶。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常难以与伤寒鉴别,较突出的区别有:①潜伏期稍短,一般为1~10天;②发病急起的较多,尤其是副伤寒乙和丙,常先有急性胃肠炎症状,2~3天后症状减轻,出现发热等伤寒的临床表现;③病程平均1~3周,明显的发热可持续数日,但热型不如伤寒典型,头痛,全身不适常见,玫瑰疹少,肠道并发症少;④副伤寒丙临床除伤寒型外,还有急性胃肠炎及败血症(见"沙门菌感染")。

  【诊断说明】

  确诊有赖于血,骨髓,大便,脓液等的细菌培养,血清凝集试验也有参考价值,但副伤寒丙的凝集效价较低,少数人甚至始终阴性。

  【预后说明】

  副伤寒的预后良好,恢复后慢性带菌者较少见。病死率低于伤寒,治疗与伤寒相同。[留言本][][][][打印][收藏]上一篇文章:肠伤寒(副伤寒、湿温)下一篇文章: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副伤寒 "”相似的文章

更多>>

伤寒与副伤寒疾病

(一)常规检查 血白细胞大多为3×109/L~4×109/L,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消失,后者随病情的好转逐渐回升,极期嗜酸粒细胞>2%,绝对计数超过4×108/L者可基本除外伤寒,高热时可有轻度...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