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30 21:20:56 来源:www.ccun.com.cn
腹部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又称肠伤寒。伤寒杆菌为阴性杆菌,有鞭毛,能运动,喜湿耐寒,在水中可生存2~3周,在粪便和牛奶中生存更好,冰冻可存活数月,在-20℃可长期存活。伤寒杆菌可通过被污染的水、食物(如牛奶、酱肉、禽蛋及蔬菜等)、生活接触、苍蝇或蟑螂而传播。细菌经消化道传染,病程一般为1个月至5个星期。
伤寒一般为个例散发,亦可引起家庭居民区或村落局部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病后终身免疫。伤寒杆菌经口入胃,如未被胃酸杀死,则进入小肠,经肠粘膜侵入集合淋巴管可在肠系膜淋巴结中繁殖,再经门静脉或胸导管入血流,形成初期菌血症。如机体免疫力弱,细菌可扩散到骨髓,肝脾等组织大量繁殖,造成第二次菌血症。
伤寒是细胞内感染,伤寒杆菌侵犯的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内所含有致热原物质,可引起持续发热和其他的毒血症表现。当胃酸低、肠道菌群失调、重度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是造成伤寒发病的原因。
伤寒的主要病变部位在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及孤立淋巴滤泡,病理变化为淋巴组织高度肿胀隆起;肿大淋巴结或滤泡出现坏死;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而溃疡易导致肠穿孔和肠出血。
伤寒与副伤寒的临床护理计划
1.监测体温,评估高热的程度及热型,体温>38.5℃,每天测4次;体温>39℃,每天测6次,体温正常后,仍需每天测3次,连续2周。并告知病人高热的早期表现,如寒颤、呼吸道快等,如有发生及进报告医务人员。
2.绝对卧床休息至热退后1周,卧床期间,协助病人的生活护理。
3.体温达39℃时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并观察降温效果。
4.鼓励病人多饮水,成人每天不少于3000ml,注意营养的供给。
5.遵医嘱补液及使用抗生素。
6.口腔护理,每天2次。
7.出汗多时应及时抹干并更衣。
8.观察脉搏、呼吸及脉搏的体温的关系,警惕中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伤寒与副伤寒应该如何预防?
预防方法
1、个人卫生:
特别是经常保持双手清洁,如厕后、煮食前、食饭前和接触过生食物后应洗手;
伤口必须贴上防水胶布;
打喷嚏及咳嗽时须掩盖口鼻;
若有腹泻和呕吐等的肠胃不适,请暂时不要下厨,并延医治理;
煮食时应穿清洁的外衣或围裙。
2、食物卫生
选购新鲜的肉类和蔬菜;
切勿光顾流动熟食小贩及无牌食肆;
不要购买没有遮盖的、不合卫生的食物、变色或变味或过期的食物;
处理方面:
小心食用生冷食品、加冰的饮料和切开的水果;
食水要经煮沸才可饮用;
切生和熟的食物要用不同的刀和砧板;
雪藏食物在烹煮前必须彻底解冻,以免食物内部未能煮熟;
蔬菜、肉类及一切海产必须彻底洗净及煮至全熟才可进食。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