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30 22:13:23 来源:www.zhzyw.org
生部最近公布了2007年7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其中全国伤寒+副伤寒发病2662例,死亡1例。
卫生部最近公布了2007年7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其中全国伤寒+副伤寒发病2662例,死亡1例。 杭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到了夏末秋初,一过立秋,正是多种肠道传染病多发或高发的季节,近期尤其要防伤寒与副伤寒病。 伤寒副伤寒是一种肠道传染病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邓晶介绍,伤寒、副伤寒是一种肠道传染病,由伤寒沙门菌和甲、乙、丙副伤寒沙门菌所引起的急性全身系统性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伤寒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眼下的夏秋季最多。患者及带菌者为本病的传染源。少数患者治疗不彻底或不正规,可能成为长期或终身的带菌者。 两种病的发病症状 伤寒、副伤寒发病特点明显:患者出现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 感染伤寒菌后,人并不会马上发病,有3―60天的潜伏期(平均7―14天)。 伤寒发病症状典型: 一是发热,连续高烧(39―40℃以上)不退,与其他发热性疾病明显不同的是,脉速不快。 二是到发热的第6天,约一半患者会出现典型皮疹,呈淡红色丘疹(医学上称玫瑰疹),散布于患者的前胸、腹部,数量不多,一般是几个到十几个,大部分会在2―4日内消退。 该病的并发症较多,譬如恢复期里,可能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严重的还会出现神志昏迷。副伤寒发病症状相似,但病情较轻。 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 伤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任何人都可能感染得病,但再次患病的可能性极小,能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副伤寒的传染源和传播方式与伤寒大致相同,不过以食物传播较为常见,副伤寒菌在食物中可存在较长时间。 注意个人卫生 有相关症状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诊 如果出现发热、腹泻等伤寒的相关症状后,千万不要擅自用药,要到有肠道门诊或发热门诊的医院正规治疗,并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平时预防中,市民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做好粪便、水源和饮食卫生管理,消灭苍蝇。坚持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等。 经常出差、经常在饮食摊点就餐以及经常接触伤寒病人的人,是伤寒或副伤寒的高危人群,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提前预防,居住处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街道卫生院都有伤寒菌苗接种。
伤寒副伤寒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918353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伤寒副伤寒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相关链接交―天地氤氲化之道清代名医--尤怡中药制剂--糊丸岁旦屠苏酒方(疫毒)麻黄醇酒汤(黄疸)苦酒汤方(咽疮)芥子酒熨方(失音)豉酒方四(水肿臌胀)清代名医--祝味菊清代名医--曹颖甫精彩推荐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