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烧伤败血症

烧伤败血症

时间 : 2009-11-30 01:54:54 来源:www.jk007.com

[摘要]

概述  根据一组5506例伤员统计发生败血症501例,发生率9.1%死亡177例,败血症死亡率35.3%(全组死亡313例,败血症死亡占总死亡数的56.6%,居死亡首位)。因此…

详细内容

概述  根据一组5506例伤员统计发生败血症501例,发生率9.1%死亡177例,败血症死亡率35.3%(全组死亡313例,败血症死亡占总死亡数的56.6%,居死亡首位)。因此,败血症的防治,必须认真对待,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处理。烧伤败血症发生时机,多集中在伤后3周内。伤后3~7天(水肿回吸收期)为第一个高峰;脱痂时(10~20天)为第二个高峰。烧伤面积越大,深度烧伤越多,败血症发生率也越高。

病因  深二度与三度创面感染后,常为败血症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潮湿受压感染的创面,细菌更容易侵入血流。其次是静脉切开或静脉穿刺输液感染成静脉炎时,亦可成为败血症发生的途径。

症状  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作出早期诊断。因此必须密切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抓住下述早期症状变化:①体温骤升39.5~400C或反常的下降;②心率加快达140次/分以上,呼吸增加,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③精神症状如谵语,烦躁。幼觉等;④食欲减退,腹胀或腹泻;⑤创面恶化,焦痂变潮湿或其深Ⅱ度痂皮见针尖大小的溢液点或出血点,数目在不断增加或渐趋扩大,或肉芽创面灰暗,高低不平,有暗红色的点状坏死;或已成活的皮片呈蚕蚀状被侵袭,不见扩大反而缩小。

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增高或不断下降,中毒颗粒增多。  2、血生化。

治疗  1、正确处理创面:是防治全身感染关键之一。烧伤休克较稳定后及早清创,外用AgSD,尽早暴露创面。抗体休克期间随时更换潮湿的敷料及床垫。48小时后及早翻身,处理并烤干创面,有利于预防感染。对大面积Ⅲ度焦痂作早期切痂植皮,是预防败血症的积极措施。  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生素是防治感染的重要武器,但必须通过机体才能发挥作用。由于耐药菌杆的增加,临床常用的一些抗生素,治疗烧伤全身感染逐渐失去应用价值,而需要新一代的抗菌药。如G阴性杆菌属感染,绿脓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杆菌、硝碱盐阴性杆菌、枸橼酸杆菌等,可先用丁胺卡那毒素、先锋必、新型青毒素Ⅱ等。乙型溶血性健球菌感染仍选用青毒素G。羧苄青毒素对绿脓杆菌的作用降低,氧哌嗪青毒素对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奇异变形杆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唯此两种药物用量宜大。  3、在用药方法上,临术未明确细菌学诊断和药敏结果前,可参照创面上分离到的菌种和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要用很早,用量足,稀释在100ml葡萄糖液或等渗盐水内静滴,每种抗生素单独给予。2~3种抗生素交替滴入,联合用药。使用抗生素针对性强者,常常在24~36小时可以看到初步效果。败血症症状控制后及时停药。另外,在切除有细菌集落的焦痂时,败血症的发生率较高,手术前、手术操作过程中和手术后均要静滴抗生素,直到术后3~4天全身情况较稳定。

以上资料供您参考,实际情况请以医院诊断及医嘱为准向朋友推荐此信息(烧伤败血症)朋友称呼:我的称呼:朋友邮箱:健康用药手册服药方法“男女有别”别让抗生素贻误小病病情科学选用感冒药在购买药物时有三项注意家里剩药使用须知自购药 你犯过这些错吗?维生素补充要适量家庭应备哪些常用药健客药房推荐药品一洲洋参胶囊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虚热烦倦、口燥咽干
上宫庄太白山冰晶活肤水功效:快速活化肌肤,长久保持滋养,让肌肤呈现冰晶般通透滑嫩。上宫庄韩方肤螨灵功效:祛除螨虫,改善面部粗糙、干燥、面色不佳;快速解决暗疮、粉刺、酒糟鼻、小…推荐的百科肾虚流感传播途径流感病毒小儿肺炎儿童学习能力障碍痴呆综合征及有关疾病单纯性肥胖症水过多贫血急性白血病“烧伤败血症”相关的百科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烧伤败血症”相似的文章

更多>>

烧伤败血症疾病

血常规尤其是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检查,可提示细菌感染的程度,但获得阳性病原菌对诊断和治疗均至关重要,为提高病原菌培养的阳性率,临床上应注意送检标本要及时(最好在投予抗生素之前);要多次;要多部位留取标本(如血...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