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30 02:55:27 来源:journal.shouxi.net
目的:分析影响烧伤休克发生的相关因素,为烧伤休克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1981年至2008年收治的11324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大致以每10年为一个时间段,计算各时间的休克发生率;分析休克发
作者:刘其成,谷波,于海洲,温从吉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江苏盐城224001)
加入收藏夹【摘要】目的:分析影响烧伤休克发生的相关因素,为烧伤休克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1981年至2008年收治的11324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大致以每10年为一个时间段,计算各时间的休克发生率;分析休克发生率与患者年龄、烧伤面积、伤后入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1981年至1990年、1991年至2000年和2000年至2008年的休克发生率分别为13.5%、9.38%和7.88%。7岁以下烧伤患儿及60岁以上老年烧伤患者休克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烧伤面积越大,休克发生率越高;>伤后4h至≤12h入院的患者休克发生率高于其他时间段入院者(P<0.01)。烧伤休克患者脓毒症、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肺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高明显高于未发生休克的患者(P<0.01)。结论:应加强对小儿及老年烧伤患者休克的防治。伤后积极进行液体复苏,对防止休克、预防内脏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烧伤;休克;因素分析
AnalysisofCorrelationFactorsofBurnShock
LIUQi-cheng,GUBo,YUHai-zhou,etal
(TheFirstPeople'sHospitalofYancheng,JiangsuYancheng224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orrelationfactorsintheincidenceofburnshock,soastoprovideguidancefortheclinicaltreatmentofshockafterburns.Method:Retrospectiveanalysisofclinicaldataof11324patientshospitalizedinourdepartmentfrom1981to2008wereundertaken.Result:Theincidenceofshockduring1981to1990、1991to2000and2000to2008periodswas13.50%,9.38%and7.88%.Theoccurrenceofshockwascloselyrelatedtoage,lengthoftimebetweeninjuryandhospitalization,andburnarea.Theshockincidenceofchildrenunder7yearsoldorelderlymorethan60yearsoldwasobviouslyhigherthanotheragegroups,andtherewaspositiverelationshipbetweenburnareaandshockincidence.Moreover,theshockincidenceofthepatientshospitalizedlaterthan4to12hoursafterburnshockwasalsomarkedlyhigherthanthosehospitalizedearlier(P<0.01).Inaddition,theincidenceofsepsis,alimentarytracthemorrhage,acuterenalfailure,pulmonaryfailure,andcardiacfailureinpatientswithshockwasobviouslyhigherthanthosewithoutshock(P<0.01).Conclusion:Forthechildrenandagedpeople,specialattentionshouldbepaidinthepreventionandresuscitationofburnshock.Earlyfluidresuscitationisvitalforthepreventionoforgancomplication,anditisbeneficialtopromotewoundhealing.
Keywords:Burns;Shock;Factoranalysis
休克是大面积烧伤患者病理改变及病程发展的必经阶段,患者休克期度过平稳与否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1,2]。笔者总结了本单位11324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烧伤休克的发生与诸因素的关系,旨在为降低烧伤休克发生率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笔者单位1981年至2008年收治11324例烧伤患者的资料,其中男7066例占62.4%、女4258例占37.6%。入院诊断为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者829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尿量、血压、心率、口渴感、意识、末梢循环等指标进行综合判断),休克发生率为7.32%,其中564例占68.00%、女265例占32.00%,未发生休克的患者共10495例。
1.2分析方法:大致以每10年为1个时间段,比较不同的时间段烧伤休克发生率的变化。统计分析烧休克发生率与患者年龄、烧伤面积、伤后入院时间的关系以及烧伤休克对并发症的影响。
1.3统计学处理:部分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及X2检验。表1不同时间段烧伤休克发生率比较 注:与前一时间段比较,*P<0.01
2.1不同时间段烧伤休克发生率比较:不同时间段收治的烧伤患者年龄、烧伤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休克发生率呈逐阶段递减趋势(P<0.01)。最近15年休克发生率降低尤为明显。见表1。
2.2不同年龄段烧伤患者休克发生率比较:7岁以下患儿休克发生率最高(15.38%~18.64%),与>14岁至≤50岁的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岁至≤50岁患者休克发生率逐渐下降;>50岁至≤60岁患者休克发生率有所回升;>60岁患者休克发生率进一步增高,与>14岁至≤50岁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休克发生率与烧伤面积的关系:总体趋势为患者烧伤面积越大,休克发生率越高。见表3。
2.4休克发生率与伤后入院时间的关系:伤后>4h至≤8h和>8h至≤12h入院的患者,休克发生率最高,与其余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2.5休克与烧伤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休克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未发生休克的患者(P<0.01)。见表5。表2各年龄段烧伤患者休克发生率比较表3不同烧伤面积的患者休克发生率比较
本组资料中,3个时间段收治的烧伤患者休克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近15年来烧伤休克发生率明显降低。主要原因为: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工作者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设施的加强,抗体克技术的提高,其中休克期重视心肺功能的监护是降低休克发生率的基础。相关因素有:第一现场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的提高,基层医院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液体复苏能力的提高,转运途中的烧伤患者病情较为平稳。表4烧伤后不同时间入院的患者休克发生率比较
分析本组资料中不同年龄段烧伤患者的休克发生率,得知<7岁患儿和≥60岁患者休克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小儿和老年患者的神经、体液、心血管系统调节能力较差之故[3,4],小儿皮肤细嫩,表皮层和真皮层都较薄,稍高的温度即容易造成深度烧伤,烧伤深度之间的鉴别与成人比较困难。老年人对损伤耐受能力逐渐降低,对烧伤后的疼痛刺激,液体外渗循环血量丢失和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均降低,从而使机体内环境发生紊乱,因此老年烧伤后休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故对小儿及老年烧伤患者更应注意烧伤休克的防治。
分析烧伤休克发生率与患者伤后入院时间的关系得知。伤后4h~12h入院的患者休克发生率最高。因为该阶段正值渗出的高峰期,此时入院的患者大多数在院外未能及时进行液体复苏,转运途中补液不充分,从而导致液体复苏的时间滞后。伤后12h入院的患者休克发生率明显较低,其原因系大多数患者伤后已在当地医院接受了较为有效的液体复苏,或在转运途中采取了较好的补液措施。由此说明,烧伤后立即就地施行液体复苏,待休克期平稳后再转运,或在转运途中进行有效的液体复苏,对防治休克有着重要意义。
感染和内脏并发症是烧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5]。由本组资料可知,发生休克的烧伤患者脓毒症、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肺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发生休克者,表明烧伤休克与脓毒症和内脏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烧伤休克可导致脓毒症和内脏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反之脓毒症和内脏并发症亦可引起烧伤休克的发生和烧伤休克的加重。故有效防治休克对预防脓毒症和内脏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表5烧伤患者休克发生情况与并发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黎鳖,主编.烧伤治疗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87-188. [2]RichardLG.Internationalsocietyforburninjuriessurvey:infectionandinfectiouscomplicationsinworldwideburnunits[J].Burns,2004,30:655-659. [3]肖晓兰,何友德,田晓冬,等.小儿烧伤休克期补液的体会[J].中华烧伤杂志,2003,19(增刊):54. [4]韩兴海,陈旭林,牛云飞,等.362例老年烧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2004,20:320. [5]WassermannnD.Systemiccomplicationsofextendedburns[J].AnnChirPlastEsthet,2001,46:196-209.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