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30 02:49:38 来源:www.mvd.net.cn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袁越主任已为4000余例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解除病痛,电话13801023306――三叉神经痛与面肌痉挛治疗网
病因和发病机理原因目前尚不明了,微血管压迫舌咽神经可能是主要原因。小脑后下动脉等血管压迫舌咽及迷走神经,造成舌咽及迷走神经的脱髓鞘改变,引起舌咽神经的传入冲动与迷走神经之间发生“短路”,引起疼痛。桥小脑肿瘤、动脉瘤、颅底蛛网膜炎、过长的乳突、乳突舌骨韧带骨化以及头颈部外伤等是引起继发病变的原因。
返回发病率舌咽神经痛发病率大大低于三叉神经痛,二者之比约为1:70-1:100,患者多位于50岁年龄段。
返回临床症状1.男性较女性多见,起病年龄多在35岁以后;2.疼痛局限于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耳支、咽支支配区,即咽后壁、扁桃体窝、舌根和外耳道深部等,可向外耳、下颌和齿龈放射。一般为单侧性,双侧仅占2%。疼痛如刀割、针刺、触电样,骤发,程度剧烈,历时数秒至1分钟不等,每天发作从几次至几十次;3.疼痛在大多数病例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静止期,有时静止期长达1年以上,但不会自愈;4.舌根、扁桃体窝、咽喉部可有疼痛“触发点”,常因进食、吞咽、说话等诱发;5.约10%的病例可发展为迷走舌咽性晕厥,即发作时心动过缓、心律紊乱、低血压、晕厥、抽搐甚至心脏停搏;6.约10%的舌咽神经痛合并三叉神经痛。用4%可卡因或1%邦托卡因喷射咽后壁或扁桃体区,若疼痛消失可与三叉神经下颌支痛鉴别;7.查体及头颅CT或MRI检查均无异常。
返回诊断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通常可明确诊断,CT和MRI检查有助于排除继发病变。用4%可卡因或1%邦托卡因喷射咽后壁或扁桃体区,若疼痛减轻可与三叉神经下颌支痛鉴别,是诊断性检查。
返回鉴别诊断1.三叉神经痛:第三支易与舌咽神经痛混淆。用4%可卡因或1%邦托卡因喷射咽后壁或扁桃体区,若疼痛减轻可与三叉神经下颌支痛鉴别;2.喉上神经痛:喉上神经为迷走神经的分支,该神经痛可单独存在,也可与舌咽神经痛伴发。疼痛发作常起自一侧喉部,该处常有明显压痛,如在该区行局麻,往往疼痛暂时缓解,可资鉴别;3.中间神经痛:为一侧耳部剧痛,发作时间较长,常伴外耳道或耳廓疱疹,有时可引起周围性面瘫。个别不典型仅表现为耳痛者,与表现为单纯耳痛的舌咽神经痛不易区别,这种情况手术时除切除舌咽神经外,还需切除中间神经;4.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疼痛为持续性,阵发性加重,无触发点,检查中可见患侧有某些舌咽神经功能障碍(如舌咽部感觉和舌后部味觉减退,咽反射迟钝,软鄂运动无力等)或其它阳性神经体征。头颅CT或MRI检查有局部病变发现。
返回治疗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