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30 02:30:49 来源:www.gdwst.gov.cn
粤卫〔2009〕11号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局:2008年,我厅共收到全省各地较大食物中毒和学校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5起,其中学校(含幼儿园)7起,食品生产企业2起,家庭6起,中毒人数384人,死亡人数6人。与2007年比,中毒起数增加4起,中毒人数增加54人,死亡人数减少3人。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2008年食物中毒特点(一)食物中毒发生地较为分散。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地区为:广州3起;清远、阳江2起;深圳、珠海、梅州、江门、湛江、肇庆、潮州、云浮地区各1起。中山、揭阳等地连续几年未发生较大食物中毒和学校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二)细菌污染和有毒动植物危害性高。细菌性污染引起食物中毒的6例,占40%,中毒人数342人,占89%;进食有毒动植物引起食物中毒的5起,占33%,并造成4人死亡,占死亡人数67%;造成中毒的动植物主要有河豚鱼、毒蟾蜍;化学中毒的2起,均为投毒事件。(三)餐饮单位和工厂食堂等食物中毒重点部位高发的势头得以遏制。全省餐饮单位和工厂食堂等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卫生管理制度不断健全,重大食物中毒得到有效的控制。2008年全省餐饮单位和工厂食堂均未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四)中小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明显增加。2008年,我厅共收到学校(含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7起,其中大专学校1起,中小学5起,幼儿园1起。近几年,发生在中小学校食堂食物中毒逐年增加,发生在高校食堂食物中毒逐年减少。(五)化学性(有机磷)引起食物中毒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对原料加强了监控,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普遍增高,近几年农药残留引起的食物中毒逐年减少,2008年未发生化学性食物中毒。二、存在的隐患2008年,全省较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势头平稳,但我省食品安全仍然存在一定的隐患,主要表现在:一是动植物中含有的天然毒素对群众身体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近几年有毒动植物引起中毒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并造成多人死亡。我省部分地区有采食野生动植物和进食河豚鱼的习惯,但由于缺乏卫生常识和鉴别能力,误食大茶药、野蘑菇和河豚鱼等,以致出现中毒死亡事件。二是食品加工场所发生的食物中毒涉及范围广,难以控制。近几年我省均发生连锁蛋糕店加工的蛋糕受沙门氏菌污染、供学校的河粉受到细菌污染,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珠海市维维大亨牛奶公司含乳饮料受到金葡菌污染,引起大面积人群食物中毒。此类中毒事件影响的人数多,而且人群分散,涉及的监管部门多,给食物中毒调查控制带来困难。三是中小学校食堂仍然存在较大的隐患。近几年卫生和教育部门狠抓高校食堂食物中毒防控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但随着中小学在校就餐人数增加,中小学校食堂卫生条件有待进一步加强,卫生管理不到位,导致食物中毒呈现高发势头。三、下一步工作意见(一)进一步做好食物中毒监测和预警工作。各地要继续做好食品卫生监测工作,在对食品安全进行科学的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做好预警工作;及时通报食物中毒的情况,并分析原因,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力措施,积极预防食物中毒事故发生。(二)继续完善餐饮卫生监管长效机制。各地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促进餐饮单位改善卫生状况和条件,巩固餐饮专项整治成效。各地要加快专项整治期间发放的临时卫生许可的清理工作,完善餐饮单位食品原料溯源制度,逐步推广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督公示制度。(三)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食品加工场所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对发生在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的食物中毒事件,各地要按照《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有关规定及职责分工,及时将事件报告移送相关部门,并组织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学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四)加强中小学校食物中毒防控工作。要密切联系当地教育部门,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经营行为,提高卫生条件,完善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加强中小学学校食堂监管,严防食物中毒发生。广东省卫生厅二○○九年二月十九日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