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nol.net2002-12-1816:02:07 孕妇容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主要与妊娠的特殊情况有关。怀孕后人体内分泌功能发生一系列改变,胃肠随之出现明显变化。妊娠早期,血液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浓度急剧上升,加上胎盘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以致胃黏膜充血、
水肿,引起孕初呕吐。倘若胎盘绒毛组织产物不断进入母体血液,则极易促发母体对这种异物产生较重的变态反应,加重呕吐,导致消化黏膜破损,出现呕血和
便血。 孕期超过8个月,随着胎儿逐渐增大,胃肠道受到日益增大的子宫的推挤,胃向右上方移动,形成不同程度的水平位,胃内容物很容易返流回食道,酸性胃液刺激,易致食道炎。此时贲门附近可有轻重不同的炎症或水肿、溃疡,这些都能引起或加重消化道出血;此外,怀孕后期胎盘产生大量的孕激素,促使孕妇全身平滑肌(包括胃肠道)张力显著下降,肠蠕动减弱,食物在胃及食道里停留时间延长,刺激黏膜,引起出血。一些孕妇常有胃部不适或灼热感,即与上述原因有关。 原患有溃疡病、肝脏病或早期肝硬化病变的妇女,一旦怀孕,更易出现消化道出血。溃疡病患者早孕阶段往往因胃酸分泌减少使溃疡症状缓解,但怀孕后期和分娩后,随着胃酸分泌恢复正常,溃疡便会加重、恶化甚至发生呕血、便血等大出血。患有肝病的妇女,怀孕后肝脏负担加重,同时腹腔静脉压力增加,食道与胃底多处
静脉曲张变薄,一旦进食不当或其他原因致使曲张的静脉破裂,会发生消化道大出血。 预防妊娠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要点是:从孕前开始,先对身体做全面检查,尤其是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妇女,在征得医生同意后再怀孕;有明显溃疡病或肝脏病者,应积极治疗后,再决定是否怀孕;一般妇女在怀孕前就应适当增加营养,合理运动,保持心情舒畅,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为怀孕创造良好的身体条件;不宜怀孕者要切实采取避孕措施;怀孕后要根据自身情况,细心调养,食物宜细软;有
早孕反应时,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减轻呕吐,避免消化道黏膜损伤;妊娠后期最好少食多餐,不可过量食用酸、辣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诱发或加剧消化道出血;此时如发现
消化道溃疡或肝硬化等有潜在大出血的危险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早结束妊娠,以防不测。主任医师王有国(责编:刘佩君作者:王有国)【本篇文章阅读次】【关闭窗口】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