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9 16:29:20 来源:chinadoctor.org
【概述】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和胰腺的出血。在我国普通人群中,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其次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和肿瘤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起胃出血已日见增多。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和出血部位的诊断,依靠病史和体检对确定出血部位和病因是困难的。近年来如内镜检查、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对多数上消化道出血既可以准确确定出血部位,同时又可以进行某些治疗。【临床表现】1.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可分为三类:①慢性隐性出血:肉眼不能观察到便血,仅用化验方法证实粪便潜血阳性;②慢性显性出血:肉眼能观察到呕血,解柏油样便,临床上无循环障碍;③急性大出血:有呕血,鲜红或暗红色,便血伴循环障碍和重度贫血,可伴低血压或休克症状,需紧急处理。2.出血量的估计:出血量达60~l00ml时,可出现柏油样黑便,出血量不超过400ml时,机体可以代偿,无临床症状。出血量超过500ml,可出现症状,中等量失血(占全身血容量15%左右)约700ml时,可引起头晕、无力、站立性晕厥、口渴、四肢冷、血压偏低、贫血。大量出血(达全身血容量的30%之50%)约1500~2500ml,即可产生休克,患者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速弱、呼吸困难,如不积极救治可导致死亡。【诊断要点】1.确定上消化道出血前,必须排除口腔、牙龈、鼻咽部等部位出血,注意局部检查,有无出血痕迹和损伤;排除咯血,大量咯血时,可吞咽入消化道,引起呕血或黑便。上腹痛加上呕血或解柏油样便的病史,有助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近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饮酒,揭示出血性胃炎的可能性,先有剧烈呕吐后再呕血,要考虑贲门黏膜撕裂症。下腹疼痛,排便习惯改变伴血便,提示结肠癌的可能。老年吸烟者突然发生急性腹痛并出血,提示结肠缺血性肠炎。体格检查可对诊断提供帮助。慢性病容、蜘蛛痣、脾大,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提示有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1)粪便潜血试验简易有效,在无症状的早期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中很有价值。(2)人院时应作血常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凝血三项检查,配血型及交叉试验备血。(3)纤维或电子胃镜检查: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既安全又可靠,能及时发现急性浅表性病变。只要患者情况允许,检查时机越早越好,24h内检查诊断率高于.24~48h内镜检查者,及早明确诊断亦有利于治疗,有休克者须在纠正休克后进行。为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内镜检查要从食管上段至十二指肠降部都全面细致观察,积血的部位和颜色有助于出血部位的判断。活动性出血指病灶有新鲜渗血或滴血,近期出血时可见病灶的基底呈棕褐色,附着血块或血痂,黏膜上有出血斑点,或见到裸露血管。此外,出血性溃疡往往无苔,与贫血时苍白的胃黏膜相比无明显差异,观察时要注意黏膜的完整性和寻找出血灶。(4)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对出血量大而消化道内镜检查阴性者有帮助。在出血速度超过200ml/h或0.5ml/min以上时,可见血管造影剂有外渗,即可作为术前定位诊断,并可灌注垂体后叶素或经导管栓塞出血血管,以治疗出血。(5)放射性核素扫描:主要应用99mTc标记红细胞进行腹部显像。消化道出血时,标记红细胞可以从出血病灶的破损血管渗出,此时在相应部位就可见到异常放射性聚集。方法简单,且无损伤性。(6)其他:小肠出血如肿瘤、炎症等病变,可用胶囊内镜;止血后做小肠钡灌或小肠镜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治疗】1.一般护理:去枕平卧或低枕平卧,大出血时可吸氧,呕血量大时注意避免血块阻塞呼吸道。2.补充血容量,纠正出血性休克,可用平衡盐液、血浆代用品和全血,避免单纯依靠应用升压药来维持血压。输血指征:①血红蛋白<70g/L:②收缩压低于12:kPa(90mmHg);③脉搏120次/min以上。对老年患者要适当放宽,有高血压者要根据基础血压灵活掌握,并应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心率、末梢循环的情况及尿量等,直到休克得到纠正。3.饮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应禁食2~3d,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呕血停止后,宜进食偏凉流汁,并逐渐改为半流质或软食。4.口服止血药局部止血(1)凝血酶:500~1000u溶于生理盐水或凉牛奶50~100ml口服,每6h1次。凝血酶能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而促进血液凝固。(2)孟氏液:10%~20%孟氏液每次30~40ml,口服或经胃管注入,服后立即用4%碳酸氢钠溶液嗽口,保护口腔黏膜,患者可出现强烈恶心、呕吐及腹痛,剂量不宜过大,目前已较少采用。5.全身止血药物应用及控制胃液酸度(1)H2受体阻滞剂:①西咪替丁400mg静滴,8~12h1次,病情好转后改口服。对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注意其副作用;②雷尼替丁100mg静滴,12h1次;③法莫替丁20mg静滴,12h1次,3~5d改口服。(2)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40mg静脉滴注,每8~12h1次,3~4d,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有利于血小板的聚集及出血部位凝血块的形成。(3)立止血:是腹蛇毒中分离精制得到的酶性止血药,每12h1u静脉滴注,一般用3~4d。(4)维生素K1:10~20mg静滴,每12h1次。6.非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局部止血法(1)局部喷洒止血药物:方法简单易行,药物有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10%~20%孟氏液、纤维蛋白粘合剂喷洒治疗等,可收到一定效果。(2)药物注射疗法:对黏膜出血及小血管出血均有效,注射药物可用无水酒精、1:10000肾上腺素高渗盐水混合液。亦可用肾上腺素联合1%乙氧硬化醇注射和肾上腺素联合酒精注射治疗。(3)高频电凝止血:现有单极、双极、多极电凝等数种,电凝止血主要适用于内镜检查中能看到裸露血管的出血性溃疡,不适合胃癌及糜烂渗血。(4)血管夹:内镜使用金属止血夹是即刻止血的一项新方法,仅限用于较大的肉眼可见的血管出血。(5)激光光凝止血:目前常用于止血的激光有Nd:YAG激光。其止血机制是活体组织被激光照射后,光能被吸收而转为热能,产生高温,使水分汽化,导致血液和组织内蛋白凝固,小血管收缩、闭合,或在小血管内形成血栓,达到止血的目的。(6)微波止血法:微波是电磁波,通过急速的电场变化使组织中所含有的水分子旋转运动,从而使组织自己发热,达到止血目的。以上方法要根据本单位条件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7.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非手术治疗(1)降低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药物降低门脉压的机制不外乎减少门静脉血流和(或)降低门静脉循环阻力。①血管加压素:目前国内常用的为垂体后叶素,能降低食管曲张静脉血流及压力,但再发出血率高,并有严重的心、脑血流动力学副作用,用硝酸甘油可减轻副作用。用法:垂体后叶素40u,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ml,以0.2~0.4u/min速度静滴,持续12~24h,如出血渐控制,24h后剂量减半。②Terlipression:是一种合成的血管加压素,其治疗效果较血管加压素好,且副作用少。③生长抑素(somatostatin):施他宁和其长效衍生物善宁(octIreotide)能减少内脏血流,使曲张静脉内压力显著下降,而不引起全身血流的变化,故其血流动力学副作用几乎没有。随机研究发现其与血管加压素同样有效。用法:施他宁250μg静脉缓慢注入后,以250μg/h的速度维持静滴3~4d。善宁50μg静注,然后以25~50μg/h维持静滴3~4d。④G受体阻滞剂:作为硬化治疗的辅助治疗,可预防曲张静脉的再出血。长效有机硝酸盐5一单硝酸异山梨醇作为硬化治疗的辅助治疗,可降低食管静脉曲张的再出血率。(2)气囊压迫:双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是静脉曲张出血的暂时性治疗方法。目前在基层医院仍为一重要方法,该方法有一定风险和并发症。方法:胃囊内注气250~300ml,食管囊注气100~150ml,胃囊压力维持在5.3kPa(40mmHg),悬滑轮以重约500g的水瓶牵引加压,每日需测囊内压力,12h放气30min,放置24~48h,出血停止后可放气,但不拔管,作为给药及灌流质用,待情况稳定再拔管。(3)内镜下介入治疗①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剂治疗(EVS川)经前瞻性对照研究,其肯定是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急诊止血率达65%~96%,重复治疗、复发出血明显减少,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并发症有近期注射点溃疡或糜烂再发出血、食管溃疡穿孔、食管狭窄、纵膈炎症等。②食管曲张静脉皮圈结扎(EVL)治疗:是内镜下治疗的有效方法,在内镜前端安装一特殊装置,与食管黏膜贴紧并吸起曲张静脉,套上一有弹性的“O”形环,将食管下段静脉绞窄坏死。首次可结扎8~12环,重复结扎,直到曲张的静脉消失或变小。其优点是结扎固有层的静脉,留有深层静脉回流。“O”形环脱落后形成的溃疡浅,浸润性病变轻,并发症少,但其近期和远期复发出血并不优于EVS。另外,结扎的最大弱点是对胃静脉曲张、短小及过于粗大的食管静脉曲张不宜结扎。③组织粘合剂注射:在X线监视下,在胃静脉内注射1:1的Lipit01和Cy—anoacylatel1~2ml/点,每次注射1~2点。与硬化剂治疗的不同之处为炎症反应轻,在静脉内形成血栓,(;yanoacylatel和血接触立即发生聚合反应,从液态转化为固态,即刻堵塞静脉腔,达到即刻止血的效果,止血率高,但有严重异位栓塞并发症的报道。(4)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S):是一种治疗门脉高压的介入治疗方法。在X线引导下,经颈静脉将可扩张的金属支架置于肝静脉和门静脉间。TIPSS可降低门脉压力,但可能出现肝性脑病和支架阻塞。8.手术:个别施行上述措施仍不止血而肝功能符合手术条件者,可考虑断流术。患者经内科治疗止血后亦可作择期分流术。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