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

时间 : 2009-11-29 09:38:03 来源:www.gzbaozhilin.com

[摘要]

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晚期常见并发症,对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给予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根据其病因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08年10月13日

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78例,现将出血原因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58例,女2O例;年龄28~78岁,平均52.8岁。既往无消化性溃疡病史,均有明确的肝硬化病史。其中肝炎后肝硬化45例,酒精性肝硬化25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2例,肝癌6例。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本组A级21例,B级32例,C级25例。1.2方法:本组均经纠正低血容量等治疗,待血压平稳、人院48h内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根据中华消化内镜学会2000年通过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诊断规范,分为轻、中、重度三级。镜下见有食管一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见有血泡样红斑征,诊断为食管一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静脉高压胃病(PHG)诊断,参照McCormack:的诊断标准分为轻度和重度,镜下见有马赛克征(Mosaic征)伴重度PHG改变,考虑PHG并出血。
2结果
本组在胃镜下均见不同程度食管静脉曲张,其中轻度1O例,中度26例,重度42例;合并胃底静脉曲张8例。并发PHG22例,肝源性溃疡(HU)18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lO例,胃溃疡(GU)6例,复合性溃疡2例;十二指肠炎3例。出血原因:食管一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o例;重度PHG并出血18例;HU出血15例,其中DU8例,GU5例,复合性溃疡2例;十二指肠炎出血3例;不明原因2例。
3讨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晚期常见并发症,以往首先考虑食管一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在急性出血时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但部分患者止血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急诊胃镜的广泛开展,发现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出血的原因中,非食管一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因素逐渐增加;由于很多患者合并隐匿性胃溃疡病变,以及一部分患者在肝硬化的情况下存在PHG;因此经常导致I临床上误诊误冶,而造成患者死亡。本组结果显示,PHG出血占23.08%,HU出血占19.23,非食管一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46.16,与文献报道相近一。本组资料表明,食管一胃底静脉曲张破裂、PHG、HU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少见原因为十二指肠炎。本组有2例出血原因不明,可能是由于出血后门脉压力及局部血管张力下降、血管收缩、出血点闭合,或是异位静脉破裂出血,以致急诊胃镜检查找不到出血部位。研究报道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预测因子是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分级和门脉高压性胃病。门脉高压时侧支循环开放,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曲张的静脉管壁薄压力高,可因粗糙食物、化学性刺激以及腹内压增高等因素而破裂,这是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食管静脉破裂出血与门脉压力、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及曲张静脉表面糜烂相关。本组资料显示,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静脉破裂出血可能性越大。近几年来,采用胃镜下曲张静脉套扎及硬化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本组结果显示,PHG出血率与其严重程度呈正比。轻度PHG一般不需治疗,重度PHG采用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治疗疗效较好;有条件者可在胃镜下行喷洒药物、激光、微波、射频等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给予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根据其病因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Tags: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上一篇:颞骨癌下一篇:肝炎患者皮肤表现相关文章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相似的文章

更多>>

上消化道出血疾病

一、化验检查: 急性消化道出血时,重点化验应包括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大便或呕吐物的匿血试验(有条件可作放射性核素或免疫学匿血测定法),肝功能及血肌酐,尿素氮等,有条件应测血细胞压积。 二、特殊检查...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