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神经鞘瘤

高频超声在外周神经鞘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 : 2009-11-29 19:10:06 来源:www.studa.net

[摘要]

高频超声在外周神经鞘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临床医学论文,医药学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外周神经鞘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外周神经鞘瘤37例,对其声像图表现进行总结,并与其易误诊病变进行鉴别诊断。结果外周神经鞘瘤在声像图表现上可分为三型,无论是何种分型均可在肿瘤长轴的一端或两端边缘找到与之相连的神经干细尾状低回声,称“鼠尾征”。结论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结合临床能够比较准确地对外周神经鞘瘤作出诊断,在外周神经鞘瘤的诊断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高频超声;神经鞘瘤;诊断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ionofhigh-frequencyultrasoundinperipheralneurilemmomadiagnosisapplicationvalue.MethodsRetrospectiveanalysisconfirmedbysurgeryandpathologyofperipheralneurilemmomain37cases,Theirperformanceultrasoundtosumup,Misdiagnoseddiseaseanditsdifferentialdiagnosis.ResultsPeripheralneurilemmomaintheimagingperformancecanbedividedintothreetypes,Nomatterwhattypeoftumormaybeinthelongaxisofoneendorbothendstofindtheedgeassociatedwithneuralstem-likelow-endsmallecho,“therattailsign”.ConclusionHigh-frequencyultrasoundimagingtocompare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thecombinedpreciselyperipheralneurilemmomadiagnosed,peripheralneurilemmomadiagnosishasimportantpracticalvalue.
  【Keywords】High-frequencyultrasound;Neurilemmoma;Diagnosis
  
  神经鞘瘤(neurilemmoma/schwannoma)是周围神经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源自神经髓鞘Schwan细胞[1],超声检查时多有其特异性声像图表现。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外周神经鞘瘤的声像图表现,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在外周神经鞘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7例均系我院2000年3月至2008年8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外周神经鞘瘤患者,均为良性。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15~64岁,平均(34.6±6.2)岁。其中肿瘤发生于四肢26例,占70%,颈部8例,胸壁2例,腹壁1例。患者以体表肿块伴或不伴神经系统症状就诊,37例均能扪及浅表包块,伴有疼痛及酸胀感31例,6例无疼痛及感觉异常。
  1.2仪器与方法使用GELogiq500mD及日立EUB-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7~10MHz及6~13MHz。全部病例均进行常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首先观察肿块的大小、形态、包膜、内部回声,并用放大或局部放大及聚焦等仪器功能调节,对图像进行仔细观察,重点寻找肿块周围是否有神经存在,观察肿块与神经的关系;然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检测肿块周边及内部的血流情况,并对图像予以保存。
  
  2结果
  
  本组37例患者超声均检出肿块,检出率为100%,肿块最大6.2cm×5.6cm×4.3cm,最小1.4cm×1.2cm×0.8cm;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34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2%;误诊3例,其中误诊为肿大淋巴结1例,神经纤维瘤1例,纤维肉瘤1例。
  37例神经纤维瘤声像图表现可分为三型:①均匀低回声型:肿瘤直径多小于5cm,呈圆形、卵圆形或梭形,边界清晰光滑,多有包膜,肿瘤后方回声不减弱或轻-中度增强,体积较小的肿瘤可见侧边声影。本组病例中有27例属于该型,占73%,其中一例误诊为肿大淋巴结;②不均质高回声型:肿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体积相对较大,包膜完整,内部呈不规则高回声,可伴有斑点状或团块状强回声,部分强回声后伴声影。本组中6例患者有此声像图表现,其中一例误诊为神经纤维瘤;③混合型:肿瘤形态、边界及包膜同前两型,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不一的无回声区,后方有增强效应。超声检出该型患者4例。上述三型图像仔细探测均可在肿瘤长轴的一端或两端边缘找到与之相连的神经干细尾状低回声,称“鼠尾征”,本组病例中有“鼠尾征”者34例,占92%。这种声像特征的发生可能与肿块本身的结构特征有关,因为神经鞘瘤是起源于神经组织的肿瘤,肿瘤发生部位与神经走行有关,沿神经干生长,所谓的“鼠尾”实际上是与肿瘤相连的神经干组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多数肿瘤内无或仅见少许血流信号,仅少数肿瘤可见较多血流信号。本组患者少血流型33例,仅4例患者包块内检测到丰富血流信号,其中一例超声诊断为纤维肉瘤。
  
  3讨论
  
  神经鞘瘤是以Schwan细胞为主体的良性肿瘤,多为单发,生长缓慢,偶可恶变,是周围神经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该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中青年居多,可发生于各周围神经,但多见于四肢屈侧较大的神经干,上肢多于下肢,其他部位则以颈部多见。本组病例中肿瘤发生于四肢者26例,占70%,颈部8例,与之相符。病理上神经鞘瘤有完整的包膜,大小不一,质实,呈圆形或结节状,可发生出血、坏死及囊性变,组织形态分为AntoniA型和AntoniB型,外周神经干者大部分以AntoniA型结构为主,易形成囊性变[2]。临床表现随肿瘤大小与部位而异,小肿瘤可无症状,仅无意中触及包块,较大肿瘤或四肢部位肿瘤因神经受压而引起麻木或疼痛症状,叩击或按压肿物,可有剧烈疼痛或放射性感觉异常(Tinel征阳性)。
  周围神经鞘瘤在声像图表现上以均匀低回声型多见,即肿瘤形态呈圆形、卵圆形或梭形,边界清晰光滑,多有包膜,肿瘤后方回声不减弱或轻-中度增强,体积较小的肿瘤可见侧边声影。本组病例中有27例属于该型,占73%。另可见不均质高回声型和混合型,即内部呈不规则高回声或可见大小不一的无回声区,因其出血、坏死及囊性变而引起。无论是何种分型均可在肿瘤长轴的一端或两端边缘找到与之相连的神经干细尾状低回声,称“鼠尾征”,本组病例中有“鼠尾征”者34例,占9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多为少血流型[3],本组患者33例,占89%,仅4例患者包块内检测到丰富血流信号。神经鞘瘤的血管管壁多显示纤维性增厚伴有血栓形成,故彩色多普勒显示无或少血流信号。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高频超声在外周神...”相似的文章

更多>>

神经鞘瘤疾病

1.对于临床表现较典型,术前诊断已较明确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鉴别诊断较困难,肿物较大与周围重要结构关系密切或疑有恶变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B”和“C”。 免疫组化 ...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