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核常继发于肺部的结核。主要传播途径为血行感染。泌尿生殖系统的结核病灶常常发生“连体”感染。以致在晚期可以蔓延到泌尿生殖系统各个部分。肾结核最初在肾皮质内发生许多微小病灶,以后某些病灶溃入肾小管,沿着尿路传播,从而发生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结核,也能引起生殖系统的结核,即所谓连体感染。
肾结核约90%为单侧病变,由于患侧含结核
菌尿液的侵袭,可导致患侧输尿管肥厚、
水肿、纤维化及管腔狭窄,使尿液引流障碍,引起输尿管和肾积水。膀胱结核时,也因充血、水肿、溃疡和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膀胱挛缩,引起健侧输尿管口可因疤痕造成的狭窄、梗阻闭锁不全,使健侧肾输尿管发生积水,从而影响其功能。
肾结核发病缓慢,病程长。进行性加重的尿路刺激症状,以尿频、尿急、
尿痛、血尿、脓尿为主要表现。而且以上症状经一般抗菌药治疗无效。当结核病变波及肾包膜或继发感染时,还会出现患侧腰背部钝痛。病情较重的病人,有明显的乏力、消瘦、发热、盗汗等症状。
肾结核患者尿液呈酸性、
尿蛋白阳性,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脓细胞、红细胞。24小时尿沉渣涂片可查到抗酸杆菌。尿结核杆菌培养会得到更可靠的结果。钙化型肾结核的X线平片可见肾形
钙化影。排泄性肾盂造影可了解肾功能及形态。
肾结核病人易被误诊,凡患有长期慢性膀胱炎,经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尿呈酸性,有脓细胞,普通培养无细菌生长者;体内有结核病灶,尿显微镜检查有红白细胞者;及附睾、输精管或前列腺发现硬结者,都应引起重视。
肾结核病人的治疗除注意营养,充分休息,适当体育活动外,应积极的进行抗结核治疗。在抗结核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应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根据病人病情,可选用肾病灶清除术,肾部分切除术,肾切除术等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