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9 03:58:32 来源:www.studa.net
成人肾母细胞瘤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临床医学论文,医药学论文
【关键词】成人肾母细胞瘤
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NB)又称Wilms瘤,由德国医师Wilms于1899年首次报道此病,是儿童好发的肾脏恶性肿瘤,成人罕见。作者报道3例成人肾母细胞瘤,对其进行光镜及免疫组化研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等,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3例成人肾母细胞瘤均为本院外科手术切除标本,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P法,抗体CK、EMA、VImentin,SMA,Desmin等为DAB显色。
2.1临床资料
本组男1例,女2例;发病年龄分别为62、56、2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6d~2个月。均触及腹部肿块,表现为腰痛及镜下血尿,其中22岁女性患者住院期间还表现为高血压症状,B超、CT及肾盂造影提示肾占位性病变;手术切除时间分别为1999、2002和2003年。
2.2病理资料
巨检:3例均为完整切除标本,病灶大小分别为5cm×6cm、4cm×4cm,14cm×14cm,均有包膜,肿瘤挤压肾组织致肾脏变形,切面灰白,质细呈鱼肉状,1例出血坏死伴有局部钙化,NWTS(美国国家肾母细胞瘤研究组)分期前2例为Ⅰ期,后1例为Ⅱ期。镜检:见到多少不等的胚基样组织,上皮样组织及间胚叶组织。胚基样成分(图1)由小圆形细胞组成,胞质少,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核仁小,细胞呈结节状或梁状排列;间胚叶成分(图2)由梭形细胞和黏液样细胞组成;上皮细胞(图3)多数排列成原始肾单位的肾小球和肾小管结构。本组56岁女患者以上皮成分为主,另2例以间胚叶成分为主,其中1例女性可见胎儿型横纹肌组织。
2.3免疫组化
结果见表1。表13例成人肾母细胞瘤的免疫组化(略)
3.1临床特点
肾母细胞瘤是儿童好发的肾脏恶性肿瘤,85%发生于6岁以前,也可见于15岁以上任何年龄,但<30岁的患者占75%,其确切的发病率尚不清楚。张杰华[1]等报道58例,男32例,女26例;发病年龄16~61岁。病变均位于单侧肾脏。成人肾母细胞瘤亦可见于双侧肾脏和肾外。Hentrich[2]收集10例肾外成人肾母细胞瘤,4例位于腹膜后,位于卵巢和子宫内各2例,位于卵巢和睾丸各1例。成人肾母细胞瘤和肾癌的临床表现及组织学形态容易相混淆,但两者的治疗及预后相差很大。
3.2病理组织学特点
肾母细胞瘤起源于后肾胚基,是肾源性胚基细胞演化而来,其基本组织学特征是发育不全的或胚胎性肾小球、肾小管结构伴有不成熟的肉瘤样间质,光镜下分为胚基型,上皮型,间质型,也可以三种成分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成人与儿童肾母细胞瘤在显微镜下无区别。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