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9 08:49:27 来源:learn.gxtc.edu.cn
(一)眼观:肾细胞癌的眼观颇具特征性。肿瘤可发生于肾的任何部位,但以上、下两极(尤其是上极)多见。透明细胞癌常表现为单侧实质性圆形肿物,直径3-15cm。切面肿瘤组织淡黄色或灰白色,常有灶状出血、坏死、软化或钙化等改变,常表现出红、黄、灰、白等多种颜色相交错的多彩性。肿瘤边缘常有假包膜形成,有时肿瘤周围可见小的瘤结节。乳头状癌可为多灶性和双侧性,瘤体较大时可有出血和囊性变。肿瘤扩展可蔓延到肾盏、肾盂及输尿管,并常侵犯肾静脉,在管腔内形成柱状的瘤栓,有的可延伸至下腔静脉,甚至右心。
(二)镜下:1、一般根据细胞的形态特征分为透明细胞型和颗粒细胞型。两种细胞可混合存在。2、最新分类:(1)透明细胞癌(非头状)癌为最常见的类型,占肾细胞癌的70%一80%。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圆形,脑质透明或颗粒状,片状、梁状或管状排列,无乳头状结构。细胞分化好,但有的具有明显异型性,有畸形核和瘤巨细胞出现。大部分病为散发性,少数为家族性伴有VHL病。无论是散发还是家族性的,约有98%的病人的染色体3p14-3p26丢失,而VHL基因正好位于这一区域;(2)乳头状癌占10%一15%方或矮柱状,特征为乳头状结构形成。最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为染色体三体的形成,男性散发病例主要为7、16和7号染色体三体和Y染色体丢失,家族性病例则为7号染色体三体;(3)嫌色细胞癌约占5%。细胞具有明显的胞膜,胞质淡嗜碱染,核周常有空晕。细胞呈实性片状排列,血管周围常有大细胞围绕。细胞遗传学检查常显示多发的染色体缺失和亚二倍体。这一类型可能起源于集合小管上皮细胞;与透明细胞癌或乳头状癌相比,预后较好。肾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经常到肿瘤很大时才被发现。病人可出现发热、乏力和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具有诊断意义的三个典型症状是腰部疼痛、肾区包块和血尿,但仅见于部分病例。最有意义的症状是血尿,但常为间歇性,并可能是镜下血尿。由于肿瘤产生的异位激素和激素样物质的作用,病人可出现多种副肿瘤综合征,如红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Cushing综合征和高血压等。肾细胞癌具有广泛转移的特点,常在局部症状和体征出现之前就已发生了转移。转移最常发生于肺和骨,也可发生于局部淋巴结、肝、肾上腺和脑。肾细胞癌的预后较差,平均5年生存率约为45%,如无转移可达70%。如肿瘤侵入肾静脉和肾周组织,5年生存率则降至15%-20%。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并及时进行手术切除。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