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十二指肠憩室

十二指肠憩室穿孔诊治体会 ,论文发表,论文代写

时间 : 2009-11-29 12:22:26 来源:www.80075.com

[摘要]

  【摘要】 目的 提高十二指肠憩室穿孔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收治的十二指肠憩室穿孔5例临床经验。结果 十二指肠穿孔行单纯修补加外引流2例,修补加十二指肠造口加外引流2例,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1例,

  【摘要】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憩室穿孔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收治的十二指肠憩室穿孔5例临床经验。结果十二指肠穿孔行单纯修补加外引流2例,修补加十二指肠造口加外引流2例,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1例,5例均痊愈。结论十二指肠穿孔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处理非常重要,十二指肠修补加外引流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是较实用的手术。十二指肠憩室的并发症极少发生,但可以较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憩室炎伴穿孔,因为憩室通常位于腹膜后腔,所以症状的发展常呈隐匿性,会贻误诊断。  【关键词】    十二指肠憩室穿孔能否及时发现和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是每D位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我院从2000年至2005年间共收治此类患者5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42~67岁,平均54岁。病史从10h~3d,穿孔部位:十二指肠降部穿孔4例;水平部1例。诊断情况:本组5例均为术前疑为消化道穿孔诊断,其中2例仅为上腹部局限性腹膜炎,5例肺肝界均存在,术前X线拍片均无隔下游离气体。手术方式及效果:根据术中所见十二指肠憩室穿孔的部位及程度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本组对2例破口小、发病12h内的患者行单纯修补加双腔管外引流术,同时将胃管插入到十二指肠缝合处;2例破口虽小,但病程长,破口周围炎性反应较重的患者行修补后加十二指肠造口术;水平部1例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本组患者均痊愈。    2讨论    2.1十二指肠憩室穿孔的误漏诊原因分析及诊断十二指肠憩室在绝大多数病例中无症状,是在因非相关疾病而行上消化道的放射学或内镜检查时被意外发现。约10%十二指肠憩室病例有症状(因肠腔扩张和感染而致出血、疼痛和恶心),在急腹症的鉴别诊断中应考虑到此疾病。十二指肠憩室的并发症极少发生,但可以较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憩室炎伴穿孔,因为憩室通常位于腹膜后腔,所以症状的发展常呈隐匿性,会贻误诊断。本组5例术前均未明确诊断,我们分析本病的误漏诊原因可能与本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且少见有关。为避免误漏诊,做到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正确处理,我们体会如下:上腹部剧烈疼痛伴腰背部疼痛要想到十二指肠憩室穿孔的可能。早期症状不明显的患者,会逐渐出现腹膜刺激征。故反复检查腹部体征并前后对比有重要意义,另外腹穿和腹部X线检查亦对本病诊断有意义。CT检查可见腹膜后十二指肠周围积液、积气。在手术中探查发现位于横结肠系膜右侧或小肠系膜根部有胆汁染色和捻发感时,则提示十二指肠穿孔存在。  2.2治疗术式选择:应根据十二指肠憩室穿孔的部位、大小、发病后距手术时间的长短、腹腔污染情况决定。对伤口小,边缘血运好,时间较短的患者,行单纯修补加外引流同时将胃管插入至十二指修补处即可;破口虽小,但病程长,破口周围污染较重者,行修补加十二指肠造口术;对十二指肠破口大,十二指肠壁有缺损不能直接缝合者,可行带蒂肠片修补术;对十二指肠二、三段憩室穿孔应考虑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要求我们做到早期诊断和选择快速有效的手术。术后禁食,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和早期应用静脉营养药物,以保证十二指肠穿孔处愈合。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27.  2田雨霖.胰腺外科手术学.沈阳出版社,1995:87.  十二指肠憩室穿孔诊治体会陈国华

Tags:本文来源:本站作者:编辑02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中国论文网上一篇:上一篇:慢性肺心病268例临床分析下一篇:下一篇: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十二指肠憩室穿孔...”相似的文章

更多>>

十二指肠憩室疾病

当憩室引起胆道梗阻时,可引起剧烈腹痛,如累及胰腺,则血清和尿淀粉酶 升高。 1.X线钡餐检查 可发现十二指肠憩室,表现为突出于肠壁的袋状龛影,轮廓整齐,清晰,边缘光滑(图2),加压后可见龛影中有黏膜纹理延续...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