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9 09:51:29 来源:disease.39.net
食管扩张术治疗食管失弛缓症早已被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张术也在不断改进创新,向高效、安全、舒适的方向发展,使其适应范围更广阔。除并有食管炎的外,几乎都可施行此术。因食管炎时粘膜炎性变后,组织脆,易被撕裂造成宽余孔故在有食管炎时多采用内科控制炎症后再行此手术方更安全。术日前夜病禁食水和净化食管,用粗胃管清洁冲洗食管,吸出残留食物,以避免术中发生误吸并便于观察。
为提高扩张术疗效,除一直应用的橄榄头扩张器外,现在还有气压或水压强行扩张,效果由过去持续时间短而需长期扩张变为现在能长期缓解症状。术中在X线透视监测下使用食管镜和导丝作引导,可有效的预防由于放置扩张器造成穿孔的危险。术前给阿托吕及适当的镇静剂和止痛剂。用局部麻醉在透视下将气压或水压扩张条放入食管,待扩张套囊跨在食管胃连接部,再行加压扩张。扩张的效果再决定是否需要行第二次或多次扩张。
加压扩张术比较安全,只有极少数发生穿孔及出血,常为少量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或黑便,误吸和胃食管返流(常发生于反复扩张术后)。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为食管穿孔,发生率约为3%。根据穿孔出现早晚可分为急性穿孔和亚急性穿孔,急性穿孔术后立即发生,根据经验于扩张后,如果1h以后持续性疼痛不缓解甚至加剧者,应高度警惕有穿孔的可能,检查病人有无气短和皮下气肿,并拍胸片,如发现有纵隔气短和皮下气肿,并拍胸片,如发现有纵隔气肿或液气胸,诊断即可成立,吞服造影剂,见到外漏即可明确诊断。
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修补,一般穿孔在食管下端的后侧壁,游离食管后行漏口修补,燕在修补穿孔后于漏口对侧壁行肌层切开术,为了避免术后继发返流性食管炎,可同时施加抗返流术。亚急性食管穿孔发现较晚,多已发生纵隔匿性穿孔或经食管造影证实有穿孔发现较晚,多已发生纵隔脓肿或脓胸,需行引流术治疗。在怀疑有隐匿性穿孔或穿孔发现较晚,多已发生纵隔脓肿或脓胸,需行引流术治疗。
在怀疑有隐匿性穿孔或经食管造影证实有穿孔而未形成脓胸或脓肿的给抗生素,禁食输液并放置胃管鼻饲等积极保守治疗,一周后无症状或经造影证实穿孔愈合,可恢复经口进食。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关键字:食管失弛缓症治疗消化内科)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