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食物中毒

卫生部关于2004年第二季度重大食物中毒情况的通报

时间 : 2009-11-29 18:00:08 来源:www.moh.gov.cn

[摘要]

卫生部关于2004年第二季度重大食物中毒情况的通报

卫应急发〔2004〕2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年第二季度,我部共收到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132起,中毒4700人,死亡97人,涉及100人以上的中毒10起。与本年第一季度相比,报告起数增加了808%,中毒人数增加了1885%,死亡人数增加了644%;与去年同期相比,报告中毒起数增加了60%、中毒人数增加了40%、死亡人数增加170%。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中毒发生情况

(一)按月报告情况     时间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4月 33 756 30 5月 48 1819 44 6月 51 2125 23 合计 132 4700 97         第二季度,6月份重大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最多,分别占本季度报告起数的38.6%,中毒人数的45.2%,5月份报告死亡人数最多,占本季度死亡总数的45.4%。

(二)按治病因素分类    治病因素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化学性 53 644 72 微生物性 58 3578 5 有毒动植物 20 476 18 不明原因 1 2 2 合计 132 4700 97         本季度,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的是微生物性中毒,分别占报告总起数的43.9%,占中毒总人数的76.1%,其次是化学性中毒和有毒动植物中毒;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化学性中毒,占死亡总人数的74.2%,中毒病死率最高,达11.2%,其次是有毒动植物中毒。与本年第一季度相比,微生物性中毒和有毒动植物中毒大幅度增加。其中,微生物性中毒起数增加了4.3倍,中毒人数增加了6.2倍,有毒动植物性中毒起数增加了1.9倍,中毒人数增加了2.2倍,死亡人数增加了3.5倍。与去年同期相比,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增加了87.1%和90.1%,化学性中毒的死亡人数增加了22.0%。

(三)按就餐场所分类     就餐场所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集体食堂 36 1935 0 家庭 57 1073 81 饮食单位 20 1502 1 其他 19 190 15 合计 132 4700 97 

本季度,发生在集体食堂的中毒人数最多,占中毒总人数的41.2%;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致死人数最多,占总死亡人数的83.5%。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增加了29.6%、22.7%,发生在饮食经营单位的食物中毒人数增加了349.7%,发生在集体食堂的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减少了33.3%、35.4%。与既往情况一样,家庭和集体食堂仍然是食物中毒的主要场所。

(四)学校食物中毒发生情况致病因子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化学性92692微生物性3013580有毒动植物52100合计 44 1828 2 本季度,微生物性污染是学校发生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其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学校中毒事故总数的68.2%和74.3%。与本年第一季度相比,学校中毒起数增加了68.2%,中毒人数增加了89.0%。与去年同期相比,学校食物中毒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减少了33.3%和41.3%。

(五)剧毒属药中毒情况    就餐场所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餐饮单位 1 9 1 家庭 9 19 13 学校 2 13 1 其他 2 4 3 合计 14 45 18         本季度,剧毒鼠药致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同期化学性食物中毒的26.4%、7.0%、25.0%。剧毒鼠药食物中毒在家庭发生最多,占报告起数64.3%,其次是学校、餐饮单位等场所。与本年第一季度相比,剧毒鼠药中毒报告起数减少3起,中毒人数减少57人,死亡人数减少1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剧毒鼠药中毒事故大幅度下降,其中,报告起数减少了48.0%,中毒人数减少了89.0%,死亡人数减少了57.0%。

二、中毒特点分析(一)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受季节影响比较明显。2004年第二季度与第一季度比较,中毒事故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显著增加,而且,由微生物和有毒植物引起的中毒增加幅度最大。此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二季度气温升高,适合细菌生长繁殖,各种有毒植物和时令蔬菜也大量上市。一旦食物储存、加工不当,极易引起食物中毒。(二)家庭食物中毒原因复杂,病死率高。我国家庭数量巨大,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家庭,由于群众的食品卫生知识缺乏,成为发生食物中毒的高危场所,中毒报告起数居各场所首位。家庭中毒发生原因复杂,包括投毒、误食、误用、污染等,中毒物质以化学品为主(544%),也包括微生物和有毒动植物。加上农村医疗救治条件有限,因此中毒后病死率非常高(315%),严重威胁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本季度的中毒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死亡人数却有明显增加,主要就是由家庭化学性中毒增加造成的。(三)集体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力度有待加强。集体食堂(主要是学校食堂)是除家庭之外报告中毒起数最多的一类场所,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细菌性污染(700%)。集体食堂发生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食堂设施陈旧,布局不合理;管理人水平不高,履行职责不到位;食品采购、餐具消毒、加工储存等关键环节把关不严。由于集体食堂就餐人数多,一旦发生中毒事故,往往引起(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暴发和社会的关注,应予高度重视。(四)剧毒鼠药中毒开始减少,但亚硝酸盐中毒增加。本季度的剧毒鼠药中毒事故报告起数较上一季度有所减少,和去年同期比较,更是大幅下降,表明前一阶段鼠药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产生了一定成效。同时也看出,亚硝酸盐中毒事故增加,去年全年报告中毒20起,而今年前半年报告19起,表明当前亚硝酸盐的管理存在疏漏,应引起注意。(五)农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增多。2003年全年全国报告农村重大食物中毒10起,1441人中毒。而2004年仅二季度全国报告农村重大食物中毒达21起,1603人中毒。农村重大食物中毒全部是由农家自办宴席或到不具备接待能力的餐馆举行宴席所引起,均系细菌性中毒。农家或农村小餐馆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和管理手段,自办宴席,不仅容易造成食物中毒,而且成为农村地区急性肠道传染病暴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六)较大规模食物中毒事故频发。本季度收到4起较大规模的食物中毒事故:5月中旬,某地外来民工非法制售假酒,导致69人甲醇中毒,9人死亡;6月上旬某地一企业生产的奶粉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连续引起三所幼儿园近200幼儿中毒;6月中旬某地一蛋糕连锁店糕点受沙门氏菌污染导致172人食物中毒;6月下旬某地一卤制品连锁店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引起200多人中毒。三、下一步工作要求(一)加强对预防食物中毒工作的领导。食物中毒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履行职责,落实监管责任,认真分析并结合当地食物中毒发生特点,全面部署各项预防、控制食物中毒的措施,及时发现和消除食物中毒的隐患。(二)加强对食物生产经营者的监督检查。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将集体食堂,尤其是工地食堂、学校食堂和学校集体餐供应单位,以及食品生产单位列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全面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对非法食品生产经营场所要坚决予以取缔,对食品生产经营中的各种违法行为、中毒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依法处罚。(三)加强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和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法律知识培训工作。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与新闻媒体合作,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对常见的有机磷农药、亚硝酸盐、剧毒鼠药、致病微生物、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的症状及预防、控制方法和措施要大力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要组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开展卫生知识培训,切实提高企业自我管理水平和食品卫生质量,有效预防中毒事故的发生。(四)全力做好食物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完善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和各类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技术方案,建立食物中毒应急处理的专家库和专业队伍,储备有关药品、试剂和器材,开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业务水平。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要迅速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调查,及时报告,掌握情况,查明原因,控制事态发展。同时,要全力救治中毒患者,减少伤亡。

二○○四年七月二十日

卫应急发〔2004〕2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4年第二季度,我部共收到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132起,中毒4700人,死亡97人,涉及100人以上的中毒10起。与本年第一季度相比,报告起数增加了808%,中毒人数增加了1885%,死亡人数增加了644%;与去年同期相比,报告中毒起数增加了60%、中毒人数增加了40%、死亡人数增加170%。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中毒发生情况

(一)按月报告情况     时间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4 33 756 30 5 48 1819 44 6 51 2125 23 合计 132 4700 97         第二季度,6月份重大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最多,分别占本季度报告起数的38.6%,中毒人数的45.2%,5月份报告死亡人数最多,占本季度死亡总数的45.4%。

(二)按治病因素分类    治病因素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化学性 53 644 72 微生物性 58 3578 5 有毒动植物 20 476 18 不明原因 1 2 2  132 4700 97         本季度,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的是微生物性中毒,分别占报告总起数的43.9%,占中毒总人数的76.1%,其次是化学性中毒和有毒动植物中毒;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化学性中毒,占死亡总人数的74.2%,中毒病死率最高,达11.2%,其次是有毒动植物中毒。
与本年第一季度相比,微生物性中毒和有毒动植物中毒大幅度增加。其中,微生物性中毒起数增加了4.3倍,中毒人数增加了6.2倍,有毒动植物性中毒起数增加了1.9倍,中毒人数增加了2.2倍,死亡人数增加了3.5倍。与去年同期相比,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增加了87.1%和90.1%,化学性中毒的死亡人数增加了22.0%。

三)按就餐场所分类     就餐场所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集体食堂 36 1935 0 家庭 57 1073 81 饮食单位 20 1502 1 其他 19 190 15 合计 132 4700 97 

本季度,发生在集体食堂的中毒人数最多,占中毒总人数的41.2%;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致死人数最多,占总死亡人数的83.5%。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增加了29.6%、22.7%,发生在饮食经营单位的食物中毒人数增加了349.7%,发生在集体食堂的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减少了33.3%、35.4%。与既往情况一样,家庭和集体食堂仍然是食物中毒的主要场所。

(四)学校食物中毒发生情况致病因子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化学性92692微生物性3013580有毒动植物52100合计 44 1828 2 本季度,微生物性污染是学校发生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其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学校中毒事故总数的68.2%和74.3%。
与本年第一季度相比,学校中毒起数增加了68.2%,中毒人数增加了89.0%。与去年同期相比,学校食物中毒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减少了33.3%和41.3%。

(五)剧毒属药中毒情况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卫生部关于2004年...”相似的文章

更多>>

食物中毒疾病

标本采集为查找病原菌,应根据实际情况从多方面采集标本:如排泄物,呕吐物,粪便,剩余食物,用具等。 临床上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很多,如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致病性大肠...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